“梅花香自苦寒来”——李连杰们的功夫怎么练出来的?

谁不夸李连杰等一些武术家的功夫好,不仅是青少年们,就是 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武术家看了也点头称赞。的确,他们的功夫扎实 纯正、动作准确遒劲、舒展大方。他们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外国 人也叹为观止,不能不佩服中国武术功夫好。

然而,他们的功夫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俗话说:“功夫不负有 心人。”他们靠的不是天才,而是刻苦、勤奋、不自满。

拿李连杰来说,他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里,两岁时父亲便过早 地离开了人间。家境困难,养成了他节俭朴素、吃苦耐劳的品德。 他8岁进北京什刹海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时,开始也并不引人注 意,并没有人认为他是块“好材料”,但是李连杰的刻苦精神却是惊 人的,学基本功的时候,别人压两小时的腿,他竟要压上4小时;学 一个新动作别人练十遍、几十遍,他却要课外加点,练上百遍。有一 次训练课上,规定练九分钟的马步站桩,分三次完成,而李连杰竟总 共站了 50分钟,这需要何等的毅力!练过马步站桩的人都知道那是 苦功夫,静蹲在那里一动不动,两腿火辣辣的,像灌了辣椒油一样, 没有刻苦精神是顶不住的。有句谚语说得很有趣:“戏法无真、武艺 无假。”假了就算不上是武艺了。练功夫不能偷巧,你骗功夫,功夫 却容不得你骗,不下苦功,功夫是得不到的。

“苦”要以“严”为基础,不仅老师要求要严格,更重要的是自 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丝不苟,“苦”才能见到成效。否则,把 不正确的动作练上百遍,或者弯腿松腰地压上几小时的腿,只能适 得其反,养成一些错误的动作定型。李连杰懂得严格要求的意义。 有一次,他练旋风脚,虽已练得汗流狭背,疲惫不堪,老师并没有 因此而放松对他的要求,“响鼓要用重锤敲”,老师指出他的击响腿 不如摆动腿做得好,要他注意改正练上30()次。这下倒把李连杰的 精神又提起来了,竟忘却了疲劳,一口气认真做了 600次。“功夫不 负有心人”,李连杰的旋风脚终于练成了上乘功夫。对于每天所学 的动作,他总是在晚上做完了功课之后,找个空地认真复习几遍。 有一次复习时,他因忘了一个动作而连不下去时急得直哭,妈妈要 他明天再说,他却坚持要当天巩固,妈妈只好带他到同学家中去问 明白了才算了事。

尽管这都是些小事,却能以小见大,看到一种刻苦练功的精神 和严于律己的作风。

进一步说,有了 “苦”和“严”,还要善于思索,勤于动脑。一个 动作真要做到势正招圆、干净利落,不动脑筋地傻练,势必提高缓 慢,更何况武术中的身法、韵律、气势、神采等不是容易摸得着抓得 住的,需要在练习中反复地推敲和琢磨。

当李连杰的功夫取得长足的进步而初露锋芒时,他的身法、韵 律、节奏等就相形见细了。当他意识到这一点,便经常主动地求得 老师的指点,课上、课下勤问多问,回去后写训练笔记认真琢磨老 师的话,加以分析,训练课中,每当别人上场练时,他从来不是懒散 在一旁休息,而是聚精会神地观察,边看边想,取人家的长处。1972 年第一批访美武术集训队在京训练期间,他抓住这个好时机经常去 观摩优秀运动员训练,勤向他们求教,耳濡目染,从中得到许多“营 养”,经过自己的体会和思索,融化为自己的东西。《少林寺》中他之 所以能创造那样清新、潇洒、优美、刚健的动作形象,与他的刻苦用 心是分不开的。真是“幕上一秒钟,幕下百日功”啊!

止匕外,李连杰的成功还在于他有恒心,有一种不自满的精神。 “虚心使人进步”,自满是练武的大敌。李连杰11岁便夺得少年冠 军,12岁登上全国冠军的宝座。世上有不少浅尝辄止的少年英雄因 种种原因而昙花一现,而李连杰竟一连蝉联五届全国全能冠军,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从不为困难所屈服,从 不认为自己的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地。他越学越感到艺无止境,愈 加促进了他的刻苦和勤奋。平时,他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相当重 视对文学艺术的学习。他从不以冠军自居,经常与同伴共同切磋技 艺,向退伍的老运动员请教、向民间老拳师求艺,甚至还向京剧、音 乐、舞蹈界的大师们学习,以便触类旁通。

有的武术爱好者,学了几天拳脚,就开始洋洋自得起来,觉得 自己有“功夫” 了,最好能出出风头,比试比试。这就未免自欺欺人 了,这样下去,非但不会再有长进,得到的那些也会消失殆尽。

当然,我们平时也不一定完全按照李连杰那样,一次压几小时 腿、动作重复几百遍,而要从中学习他的刻苦勤奋的精神。只要我 们坚持不懈,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练出真功夫来。这里不 妨选用几句武术谚语,供习练者们参考:

“要练武、莫怕苦,要练功,莫放松。”

“严冬识贞木,三九见功夫。”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练武艺精。”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武术的鉴赏——怎样才算练得好?

无论你自己演练,还是观赏别人表演,总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 标准来评定。或者,从提高的角度来说,总得有一个明确的努力目 标。这就是人们经常问起的:武术怎样才算练得好?

田径、游泳等项目是以速度、高度、远度的成绩来决定优劣,而 球类运动则是以得分多少来评判输赢。

有人说,武术该是以双方交手谁打得过谁来分高低吧?

不错,古代和近代的武术比试中常采用这种形式,叫“打擂 台”。或者由东道主坐庄,让各路英雄上台较量武艺;或谁打胜,谁 就站在台上接着打,最后的胜利者,武艺是最高强的。今天,武术中 的散打、短兵,推手比赛仍然是以较量中的胜败论优劣的。然而这 种形式还远远不能在群众中普及,需要有保障安全的护具和严密的 规则限制,否则.稍一失手,就容易致伤。国家采取稳妥、逐步地开 展这一形式的比赛。

自然,大量地用于强身健体的套路运动就成为群众普及的主要 运动形式了。而套路运动是不可能采用前面几种方式来评定高低 的,它是由每个人演练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即使是对打,也并不是真 正的交手,只是通过双方你攻我防的默契配合来显示他们的技术水 平。不妨说它与体操运动的评判方法比较接近,即看谁动作完成得 好,干净利落,富有劲力,技巧和节奏掌握得当;看谁动作难、质量 高。一句话,看谁的功夫深、功夫纯。

武术与体操由于项目不同,评定的内容也不一样,就正式比 赛来说,要从动作规格、劲力协调、精神、节奏、布局、结构等方面 来评分。对于业余武术爱好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评定。 由于武术内容流派纷繁不一,要求不尽相同,不可能包罗其中,这 里仅选最普遍开展的长拳(包括查拳、华拳、少林拳等)来谈。

其次,动作要稳健。武术动作常常是在快速运动中戛然而止, “一静无处不静”,做到“动迅静定”。也就是说动作成型要快,又要 稳定,不能慢慢腾腾,也不能摇摇晃晃。比如我们看见有些优秀运 动员在腾空旋转中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旋风脚,一落地便成了一个 马步架打,纹丝不动,不偏不斜,这种稳定性和准确性恰恰表现了 很深的功夫。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除了准确、稳定外,还要劲健,通 常说动作的力度好,华拳中说要有“筋骨”,如头歪、颈软、拱背、弯 腰、曲腿,动作松软,那就既不美,也不健。长拳中常常通过撑、拔、 张、展、勾、扣、翅、绷等要求来使身体的各部位表现出刚健的姿态, 犹如书法家的字写得既匀净齐正,又遒劲有力,大有入木三分之感。
一个武术套路总是由许多动作有机联结组成的,动与静不断交 替出现,一般来说动则为招,静则为式。所谓动作准确,乃是要求每 一动作由动到静,无论动作路线、身体形态都要符合规矩,如同写大 楷字一样,一笔一画都要符合标准,整体来说又是匀称、工整。拿静 止动作来说,其基本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收须、沉肩、挺胸、立腰, 敛臀等;上肢动作要挺拔、舒展;下肢动作要求轮廓清楚,弓是弓, 马是马,扎实稳固。当然每个动作又有各自的具体要求,拳家们说 要“五体”相称,才成规矩。

浏览34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