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既能钩又可啄。据推断它应当由镰刀一类的 农用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的石戈,其援和内的分界尚不明显。 进入青铜时代后,戈类兵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商周时期盛行的青铜戈,在形制构造上已相对完整。全戈由横装的戈头、柄和铜镖构成。戈头由“援”、 “内”、“胡”三部分构成。援是横出的杀伤部位,由上下两刃向前弧收成尖锋,用以钩啄敌人。内在援的后尾,其上有穿绳缚秘(即戈的柄)用的孔, 称作“穿”。援和内之间设“阑”,并在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也有穿,胡越长穿越多,秘和戈缚绑得也越牢固。镖舞安在秘的尾端,可以使戈 插在地上不致偏斜。《周礼•考工记•冶氏》规定了戈的各部构造数据: “冶氏为杀氏。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戈广(宽度)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即戈的宽度为二寸,其内为四寸,胡为六寸,援为八寸。通常的戈,秘长六 尺六寸,重一斤十四两(古代十六两为一斤)。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装备步兵。商周时代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长刀,是因为当时盛行车战,而车战的近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矛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同时也难以在交错的瞬间击中目标;沉甸甸的长刀则不但比戈笨 重,而且更容易磨损失效。因此善于啄杀的戈就 成了当然的主力。到了春秋战国之交, 战争规模日益升级,战场也不再局限于平原。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标志,骑兵开始大规模介入战争,战术谋略因而大为丰富; 同时,铜弩的出现使得远射兵器的性能大幅度提升,战车几乎成了弩兵最佳的靶子,战车的末日也就来到了。尽管有一些战车增加了更多的马匹、披上了更厚更多的盾甲,连两侧轴头都装了驱杀步兵的扁矛,戈也发生了变化, 头部变成弧形,内刃加长像镰刀,外刃增强了推的杀伤力,用推来对付步兵的围攻,可惜这一切还是无法挽回战车时代的终结。没有了战车作为载体, 戈也就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而且,戈自身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头部易脱落、因挥击而攻击缓慢等。 所以后来戈通用的装头方法只有绑缚,看起来简陋,但是便于重新捆紧。不过挥击缓慢的毛病无法克服,而且杆部由于抗力方向问题还更易折断;推又不如刺灵巧锋利。同时随着战车的衰落,步兵也摆脱了最大的侧面威胁。这样,而且也逐渐被步兵弃用,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战国晚期至秦以后开始淘汰,两汉以后,戈便在兵器行列中绝迹了。但由于戈使用最普遍的时代也正是汉字文明蓬勃兴起的时代,因此“戈” 字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字,它不但与防护装具“干(盾)”连在一起使用,成为“战争” 一词的别称——“干戈”,而且还与其他汉字组成与战争有关的战、伐、武等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汉子部首,一直流传到今天。戟:戟是中国古代将矛和戈合为一体的长柄格斗兵器。戟由长柄和戟头构成, 可刺、可钩、可啄、可割,是一身四用的兵器。戟头在商周时期用青铜铸制, 战国末年出现钢铁制品。戟柄为竹木质,其长度按不同使用情况有所差别: 车兵用戟柄最长,骑兵用戟柄稍短,步兵用戟柄更短,称为“短戟”。戟最早出现于商代。河北省藁城市出土的一柄戟,是在矛柄前端联结矛签处横安一个戈头构成的,也就等同于加了矛尖的戈。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把刺、胡、援、内合铸在一起的“十”字戟。这种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矛头为主体,侧面出援,构 成以刺为主的戟。另一种是以戈为主体,把上阑延长并加宽,构成以钩啄为主的戟。不过这种戟的战斗效能并不突出,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绝迹。春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把长胡多穿的青铜戈和青铜矛联装 在一起的戟,成为车战中使用的重要格斗兵器。据 《考工记》记载,戟同戈、殳、夷矛、酋矛一起被称为“车之五兵”,是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战国晚期出现了一种刺、援合体的“卜”字 戟。这是一种刺、援合铸的钢铁戟头。由于取消了青铜戈类兵器传统的后内,故成为“卜”字形。到 了西汉, “卜”字形钢铁戟是步骑兵装备的主要格 斗兵器。到西汉末, “卜”字形戟的形制又发生了变化,侧出的小枝渐次向上弯曲,东汉以后则变为硬折向上,从而更增强了前刺的功能。至于原有的勾、 啄功能,则随着结构的变化而逐渐消失。同时在中国南方的吴、越、楚地区,还流行一种独特类型的联装戟,即在一根长柄上联装二三个无内的戈头,人们把它们称为“多戈戟”。其中较为 常见的是“二戈戟”和“三戈戟”。不过在车战为主的时代,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没能得到重视。到了秦汉,随着战争方式的转变,既有矛的作用,又保留戈的特点的戟流行起来。特别是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戟的使用相当普遍。汉朝还出现一种单手握持的短柄戟,称为“手戟”,一人可持两戟并用,故又称为“双 戟”。但戟也存在缺点。比如容易被搅缠,由此还产生了专门针对戟的战法。 比如汉代有种叫钩镶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戟人一刀。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的同时又推是多此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遗传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因此到了东汉,长戟的戟枝就越来越向前了,也就是越来越像叉了。隋唐以后,戟逐渐退出兵器行列而成为专门的仪仗用品了。明代民族英 雄于谦的《漫题屋壁》诗末两句日: “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说明到了 这一时期,列戟已经成为官爵的象征。明清时期富户条案上的瓶中也常插银戟,或者墙壁上挂有戟图,上画之戟,中为双月牙青龙戟,两旁斜插有单月 牙青龙戟。这都是取戟与“给”谐音,象征富贵、自给自足。防弹背心的祖先——铠甲:铠甲是一种护身的防护甲,形似短袖衬衫和背心,最初是把一些皮带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外部罩上件丝绒外衣,饰以压制花纹和雕刻图案。 “世纪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鳞甲;13世纪起逐渐被锁子甲和细密的铠甲所代替。武术界对戟还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 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贴、靠,爪能抓,尾能摆。有青龙探爪、黑龙 入洞、懒龙翻身、乌龙摆尾等招式。戟分为长杆单戟和短柄双戟。长戟分为方天戟(戟头两侧各有一个月牙, 杆上有戟形,如画字,朱漆为饰,故名画戟。还悬有彩绸,上系金钱,叫金钱五色幡)、青龙戟(单侧月牙,杆上画有盘龙,朱漆为饰,悬系彩钺叫金钱豹尾子)、蛇龙戟(戟刺为蛇形,余同青龙戟)、月牙戟、东方戟、护神戟和戟镰、常胜戟等。短柄双戟分单月牙(练者多)、双月牙。也系有彩缨球,今皆系红缨。东汉末年,吕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于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练者。戟的套路分马上和步下两种。马上套路一般双手执杆,还可一手握杆, 另一手握于月牙内的铁梁上。长戟杆长于大刀,舞起来花样翻飞,谚称“剑无缠头戟无花。”长杆单戟可左右手前后换把使用,其出之势如同戳棍,故叫 “戟扎戳势”。各派戟法差异较多,以六路戟法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贴、 靠、剁、片、钩、搂刁、提等。斧钺:斧、钺二者形制相似,区别不大,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但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先秦时期,其实战价值就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作为军营中统帅权威的象征,并用于刑杀。作为仪仗用的钺,则一 直沿用到清朝末年。由于斧钺之间的实际区别并不大,经常互相混同,例如 北宋《武经总要》一书中收录的“大斧”的图像,也是弧曲阔刃而两角上 翘,看来是沿袭古代钺的形制。如果一定要将两者相区别,那么从尺寸和用途上看,钺应该算作一种大斧,重量也较斧更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但因形制沉重, 灵活不足,后代更多地用作礼兵器,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象征。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形制上的区别是,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状被头者,即为钺。被头尖锋直刃、扁茎,长约六寸,穿透力很强。且其刃部宽 阔,两角上翘,呈半月形。就来源而言,钺就是由作为生产工具的斧演化而来。石斧的历史大约可 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 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斧钺在上古时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象形文字的“王”字即作斧钺的形状,象形文 字“兵”字即为双手持有斧钺的形状,证明这种兵器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兵器 和权力象征之一。甲骨文“兵”甲骨文“王”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种磨制精细的石钺,它们体态扁平,比普通石斧的刃阔而弧度大,两角微上翘。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的陶缸上,有这种石钺的图像。从其形体特征看,不适于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应是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由于氏族的军事领袖拥有石钺,因此后来就 成为其权威的象征。比如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这种材质的钺在当时只可能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不可能充当实用器物。

浏览81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