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太极拳运动的健身价值以及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适应性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推广措施,以期其在全民健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务院于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面向21世纪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桂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集中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体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共同愿望。太极拳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拳术,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瑰宝,其源远流长,拳理博大精深。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以及特点鲜明、别具一格的技击理论,并且通过长期的练习,可以达到良好的健身、祛病、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缓慢柔和的健身运动,是一种良好的保健体操和医疗体操,具有较强的健身功用。太极拳运动要求体松、心静和意识主导,可以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机制的转换。习练太极拳时可使大脑皮质运动区域的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使大脑皮质的其他区域因负诱导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所以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习练太极拳,可以变换大脑皮质的兴奋区域,从而使大脑得到较好的调节和息,同时亦可以降低疾病在大脑皮质引起的病理兴奋,有助于被疾病病理兴奋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得到兴奋,使病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较好的健身、袪病的功效。太极拳运动要求以腰为轴,动作圆活连贯、节节贯穿,加上其螺旋式的弧形动作,可以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良好的锻炼。使骨质坚固、关节灵活、肌肉丰满、韧带强健,大大改善人体的运动系统机能。太极拳要求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做到匀、细、深、长,着重腹式呼吸,从而使血液能在肺部结合更多的氧,运送给组织细胞,促进机体内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器官血液供应,使其功能得以改善。作为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太极拳,具有养神、益气、固肾、健脾、通经络、行气血、养筋骨、利关节等功效。近来研究表明,它的医疗保健作用更是多方面的。血液担负着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作用,心脏则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毛细血管是微循环物质交换的场所陈式太极拳的动作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 有节律的呼吸运动。陈式太极拳练习时,全身各部骨胳肌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血液加注及向右心室充盈的必要的静脉压力,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系统。一个久练拳的人每分钟心律在60次左右,这种由于久经锻炼而得来的心律减慢,延缓了心脏舒使心肌得以充分休整,促使心肌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加,提高心脏工作能力。

太极拳运动作为缓和型的有氧练习,可以促进机体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下降,因而使机体对应激的敏感性下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太极拳运动这种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的柔缓连贯、节节贯穿的运动形式,有利于使全身气血通达、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加速静脉淋巴的回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轻心脏负担、保持血管弹性的作用。太极拳运动的腹式呼吸,可以加大膈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对肝脏,肠胃能起到自我按摩作用,提高肠胃的蠕动、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改善人体内部的物质代谢,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桂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推广简便易行的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康方法。”太极拳锻炼方法十分丰富,它既有单人演练的太极拳套路又有各种器械(刀、枪、剑、棍等)、太极套路和双人对练的太极推手及散打等。同时陈、杨、吴、武、孙等具有不同技术要和运动特点的、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也为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原国家体委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还推陈出新,先后整理推广了24式简化太极拳,48式以及42式、88式太极拳。近年来,为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又推出了8式、16式简化太极拳。同时太极拳运动基本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太极拳种和形式进行锻炼。可以说太极拳运动正是具备了广泛的适应性特点。太极拳运动特别强调意念与动作的协调配合,配合水平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程度。太极拳松、静、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与阴阳、虚实、进退的自如转换,对中枢神经有显著的保健作用。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可有效地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使动作灵活、协调,使练习者心情舒畅,忘我恰神。N 太极拳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宣传。虽然目前太极拳开展的已较为普及,但实际上年龄层次分布并不均匀,多集中在中老年人。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认识太极拳,接触太极拳,喜爱太极拳,树立科学、健康、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尤其是儿童、少年及青年人,更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改变太极拳是老年人的运动的认识误区,使他们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运动中来。首先,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如电视、电影、报纸、网络等,加大宣传力度。其次,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建立社区辅导站、张贴海报、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太极拳运动真正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使人们对太极拳运动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喜爱,切实地体会到太极拳的魅力。

有关部门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太极拳的表演或比赛,使太极拳练习者有机会互相交流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太极拳爱好者练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太极拳素有“哲拳”之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哲学基础。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与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养生学、传统医学、传统军事学、传统美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更易把握和理解太极拳所包含的丰厚底蕴从太极拳的内层和深层认识太极文化,真正把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太极拳等级制可借鉴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办法,根据个人从事太极拳锻炼和太极拳运动的年限、掌握太极拳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太极拳发展所作贡献来评定对太极拳习练者进行考核、审批和授予相应的等级。实行太极拳等级制可以使太极拳爱好者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满足从事太极拳运动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激发太极拳爱好者习练太极拳的热情,鼓励其对太极拳运动作出更大的贡献,促进太极拳事业的蓬勃发展。在选择太极拳运动作为健身内容和手段时,要特别注意练习时的科学性。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选择与自身素质相适 应的太极套路。如初学者可选择简单易学的简化太极拳,练习次数要适当。随着习练者体能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练习内容可逐渐丰富,运动负荷亦可逐渐增加,动作质量日益规范,演练水平逐步提高,在讲求“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神形兼备”的基础上,不断向”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全凭心意用功夫”的高层次迈进。太极拳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能力,而且能够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对人体的保健具有独特的功效。随着目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健康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太极拳将会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太极拳对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将会进一步被科学论证与说明,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太极拳运动中来。通过实践,尽早认识这一点,让太极拳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浏览3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