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业务知识素质
教练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一项专门化的教育活动。无论是从他们的工作内容或是工作方法说,都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很高的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使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得以发挥。现代运动训练中运动成绩每提高一步,都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实施有效的训练活动。这对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自身中积累和凝聚起来形成的系统化的认识成果。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知识结构是指头脑中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形式。所谓完善知识结构,从内容上说,即要求具备较扎实的专门基础知识、方法论知识和基 本文化知识。
运动训练已进入多学科综合利用,即科学化训练时代,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 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已不仅是训练问题,还有选材、恢复、饮食与营养、医务监督与治疗、运动员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因此,教练员必须具有较全面的知识,形成和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名称职的教练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科学、技术、文化方面必要的基础知识,如政治理论、管理学、外语、计算机、统计学知识等。
2.专项理论知识
一名称职的教练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正确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对专项运动的发展史、技术特点、战术要求、训练方法发展趋势、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等要有深刻的理解。教练员应该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有:
(1)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理论。
(2)专项运动发展史。
(3)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6.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由于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运动员,而运动员兼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点。所以,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体育生物学科知识和体育社会学科知识两类。体育生物学科知识,主要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与卫生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育社会学科知识,主要包括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教学法、体育社会学、体育行为学等。
7.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基础知识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同时,哲学又是方法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所谓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问。
这里所说的根本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叫世界观,用这样的看法去观察问题、分析情况、指导工作、支配行动,这就叫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等是我们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用这个观点看问题,做工作,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如,认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各种事物内部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用这个观点去研究问题,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科学的方法来自科学的世界观。我们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都需要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
(三)能力素质
能力,通常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心理特征,或者说是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教练员的专业能力,是指教练员在训练工作实践中,对解决和处理不同方面的问题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特征,如教练员在确定训练目标、制定训练计划等方面所表观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能力等。教练员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特殊劳动,因此,要求教练员必须具备与自身的工作特点相适应,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专业能力。教练员能力的形成,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工作实践的亲身体验综合发展的结果。教练员知识结构的“广”与“窄”、“厚”与“薄二对教练员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知识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能力又是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
能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能力是教练员基本素质结构中的主体。能力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现实中也存在没有知识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只能是低层次的,是难以胜任复杂工作的。当然,知识只有在能力指导下才能“活化”,即把所掌握的知识能源应用于实践中去。所以,知识与能力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初级柔道教练员应具有的能力有以下几种:
1.选材能力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现代运动训练包括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对运动员长期系统的科学训练、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以及为保证以上三个过程顺利进行的科学管理。而运动员选材则是其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选的苗子是一个没有培养前途的人,那么,即使投入再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白费。从这个意义讲,“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不同的竞技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不同的特殊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特点又决定着他最适于从事的竞技项目。因此,选择最适当的选手,接受特定项目的训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现代训练对选材予以高度重视的基本原因。运动员选材是一个科学性要求很高的过程,涉及的学科知识广泛,是一个建立在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的预测过程,是一个对运动员运动才能以后发展水平的预测过程。所谓运动才能的预测是指运用有关科学预测的知识、方法和手段,对选材对象的各有关运动性状进行的测定、测量、分析,并据此对运动员运动才能的以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推测、估计和判断的过程。而对运动员经预测后作出的终选,就是运动员选材的决策过程。因此, 教练员是否具备有选材的知识与能力,是衡量教练员是否合格的基本素质或条件之一。
2.教学与训练能力
在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中,教学是训练的初级阶段。教学与训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练员既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又需要有合理的教学手段。所以,教练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术示范、纠正错误和动作保护等方面的教学能力。而运动训练任务的完成或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则主要通过具体训练活动来实现。因此,教练员必须具备组织各种不同训练任务或训练内容的训练课活动,以发展提高运动员专项技、战术水平和专项运动素质,完成训练任务或目标的能力。
3.掌握儿童少年的思想特点进行重点教育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儿童少年时期,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征有特殊之处,他们的可塑性大,求知欲旺盛,但心理认识和思维处于活跃不稳定时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较快。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自主能力、独立能力、自我控制与教育能力还较差。人生观、世界观等还处在初期形成之中,受学校、教练员、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教练员是 面对一定数量的儿童少年运动员在运动场合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活动,这就要求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按照总体的要求来协调每个人的活动,以保证集体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练员要有合理组织教学训练活动的能力、调动儿童少年运动积极性的能力、正确指导队员参赛的能力,以及提出计划任务并保证完成计划的能力等。
(四)岗位职责与标准
根据原国家体委颁布的《教练员守则》《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和《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件》的规定,教练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初级柔道教练员的岗位职责是:
1.在主教练员、教练员指导下完成优秀运动队的教学训练辅助工作,或承担各类 体育学校初级水平的运动员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指导工作。
2.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
3.参加训练法研究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4.做好运动员思想政治、文化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
初级柔道教练员的任职标准:
1.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学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风正派,有献身体育事业的精神。
2.初步掌握训练方法,能够完成一般水平运动员的教学训练任务。
3.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本项目专业理论。
浏览4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