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各运动队在参加2011年全国拳击冠军赛期间的赛前准备会.经与教 练协商同意,研究量表测试采用集中当场发放,完成测试后立即回收的形式进 行。部分量表由教练发放给运动员,完成后集中收回交给研究者。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使用了描述 性统计分析和z检验等方法。

表1 8男子拳击运动员人格特征结果

神经质 外向性 开放性 随和性 尽责性

男子 女子 男子 女子 为子 女子 男子 女子 男子 女子
























































































msdmsd md m sd mcl m sdmd m sd m sd msd
速度耐力性6.833.498. 573.41 12.41 312 12. 96 3,85 11.78 313 10. 30 3.0313.67 290 14. 19 2,96 bl. 40 2,82 13. 662.50
表现难美性7.442.778.652. 79 12.88 323 12.31 2.98 11. 12 272 10.37 2.0813.35 293 12.98 2. 52 13.61 2,80 13.042.34
同场对抗性4.073. 567. 753. 48 13.40 232 13. 13 3.33 10.47 409 10. 75 2. 491-1.93 258 11.30 2.58 15. 67 2.06 14.812.38
隔网对抗性7. 052. 807.792. 99 12. 49 329 13. 92 2,60 11,35 269 10. 79 2. 7212.49 282 13.92 1.53 14. 57 1.59 14. 541.93
格斗对抗性7. 493.548.243.53 12.46 341 13.42 3.25 11. H 292 10. 55 3.0613,68 273 14.46 2.83 11.33 2.25 H.612.73
拳击(男子)11.632. 7815. 84 281 12.84 30919,28 274 19.16 2.36

(3)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人格特征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5 个维度上,男子拳击运动员均表现出了显著高于其他类项目运动员的得分。该 研究结果显示了男子拳击运动员在人格特点上的独特性:情绪稳定性偏低•易 兴奋;对外界新异事物接受能力较强.适应能力较高;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 关系,信任人;做事有条理和规划,细心,责任心强。

表19男子拳击运动员与其他项群运动员人格特征比较结果



















组别神经质 外向性 开放性 随和性 尽责性

zpzpzpzpzp
速度耐力性10. 117 ,000 7.210 ,000 2.070 .047 11.260 .000 10.946 .000
表现难美性

拳击

Ep 同场对抗性

(男子)

隔网对抗性
8.841 .000 6.241 .000 3.314 .002 11.918 .000 12.813 .000

15,891 ,000 5. 17() .000 4.538 ,000 8.672 .000 7.944 .000

9.657 ,000 7.045 .000 2.880 .007 13.684 .000 10.544 .000
格斗对抗性8. 737 ,000 7. 107 .000 3.276 .003 11.210 .000 11. Ill .000

我国男子拳击优秀运动员的速度知觉研究

(1)研究综述

运动速度知觉是人脑对运动客体或本体运动持续时间快慢的反映,是对客 观事物运动时间特征的认识,是运动知觉的下属概念。体育运动是以运动员自 身动作和客体(运动器械或其他运动员)的运动为活动对象的,如果离开了运动 知觉就无法控制自身的动作和把握客体的运动,也就无法从事体育运动。因 此,运动知觉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外部 骨骼肌肉的活动,而是在心理活动控制和调节下的意志行动。运动知觉及其在 脑中留下的运动表象是控制、调节各种技术动作学习和完成的最直接的心理 过程。

赵诚民(2007)以篮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研究了运动速度知觉信息对提高 篮球长传球技术准确性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运动员运动速度知觉对于篮球传 球的准确性有非常显著的促进效应。金元甲等人(2002)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的速度知觉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速度知觉存在差异,同 时还受到运动员场上位置的影响。张传良认为对于拳击运动员来说,速度是竞 技体育的核心。中国拳击只有在“快”字上下功夫,通过快速度和快节奏才能与 世界强国抗衡。

(2)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对运动员速度知觉的测试采用的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 所张忠秋研究员(2 001)研制的《速度知觉测试与评价软件系统》。速度知觉的 计算机测试,实际上就是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模拟运动的人或物体(或者采用动 画).规定运动物体的运行轨迹、运行速率、运动方向,让被试判断物体的运动速 度。这一过程的实现,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实际场景,也就是对体育 运动中运动的人或物体的速度进行判断;另一种是,对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无特 殊意义的运动点进行速度的判断。前一种方式可以理解为专项速度知觉,不仅 有速度知觉的因素.还有专项能力方面的因素;而后一种方式由于不带有运动 项目的色彩,测试结果可对不同项目、项群的运动员进行比较,也可以说是具有 共性的特点。本研究为了在与其他项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优秀拳 击运动员的速度知觉特点,选取了后一种测试方式。

心理测试法

本测试采用计算机测试,首先向被试说明测试程序、方法和要求;其次•进 行2次模拟测试,熟悉测试界面环境;最后,在被试明白无误后进行正式测试。 每个被试需要进行24次速度判断。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使用了描述 性统计分析和z检验等方法。

研究结果

在本测试系统中.知觉水平为平均相对误差的倒数,得分越大,表示知觉水 平越高;知觉方向性得分大于1表示运动员偏向于高估速度•知觉方向性小于1 表示运动员偏向于低估速度:知觉稳定性由知觉水平变异系数的倒数表示.得 分越高表示知觉水平越稳定。练习效应用一组测试后一半被试的平均知觉水 平与前一半测试的平均知觉水平的比值来表示。得分大于1表示多次测试产 生积极的影响,也表示运动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练习效应得分小于1表示多 次测试后知觉水平降低•可能与疲劳、厌倦等因素有关。

研究结果显示.在速度知觉水平上,男子拳击运动员表现出了高于跳水和 自行车运动员的水平;在知觉方向性上,运动员均表现出了低估速度的倾向,和 跳水与自行车运动员具有相似性;男子拳击运动员的速度知觉稳定性高于其他 三组运动员;与其他项目一样,男子拳击运动员的速度知觉在多次测试之后出 现了下降。

表1 10男子拳击运动员与其他运动项目运动员速度知觉



































人数知觉水平知觉方向性知觉稳定性练习效应
跳水运动员2227. 84 士 6. 770. 91±0・ 7434.96±7.220. 91±0. 53
白行车运动员1825. 66 ± 6. 910. 77±0. 4532.89±5, 650. 65 ±0. 76
拳击(男子)5428. 42士3. 580. 85±0, 4435. 57±6・030. 64 士 0. 71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平时的专项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运动员专项 速度知觉水平和和方向性的训练,提高速度知觉的精确性,另一方面,还要加强 运动员速度知觉稳定性的训练,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体力消耗比较大,出现 疲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对动作速度的稳定判断我国男子拳击优秀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研究

研究综述

李静(2009)研究指出,运动心理坚韧性是指个体在运动情境中知觉遭受威 胁时,心理上不容易被击败的特性。运动员心理坚韧性水平高的个体行为特征 主要有:在各种运动情境中都能保持精力高度的专注;能忍受生理的伤痛;积极 自律;不断追求完美与既定目标;具有高度的自信心;比赛时拥有坚强的求胜意 志;非凡的抗压能力等。

由于心理坚韧性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心理技能,是其比赛获胜重要的心理 因素之一,许多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如Gould等人通过访谈101位大学摔跤 教练发现,有82%的教练认为导致摔跤运动员成功的最重要心理特征是心理 坚韧性,并推测心理坚韧性与运动员的自我效能和动机水平有关。Ling-Chun Chcn(2005)等人针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坚韧性与运动心理技能关系的研究发 现,运动员的特质性心理坚韧性与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李静(2009)认为,越是艰苦的运动训练,或越是激烈的竞技比赛.对运动员 心理坚韧性的要求就越高。高志红(2009)研究认为拳击比赛中第3局反败为 胜的应对打法是:不舍弃,不急躁;看准时机,主动进攻,稳步追分;想方设法,制 造警告;比分领先,利用战时,伺机得分;多样保分;体能制胜,精神制胜。重点 突出了心理坚韧性对比赛表现的重要影响作用。

因此,研究男子拳击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问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心理 坚韧性对于运动选材、提高运动员竞技比赛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研究工具与方法

研究采用台湾学者黄崇儒(2003)编制的《特质运动心理坚韧性量表》,该 量表包括积极奋斗、抗压性、忍受伤痛3个维度,共32个条目。李静(2010)对 该量表的检验结果表明,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a a系数为0. 88,积

极奋斗维度0.89,抗压性维度0. 87,忍受伤痛维度0. 85。进行验证性因素分 析,结果发现 x2 = 486. 26,x2/df=4. 02,CFI = 0. 90,GFI = 0. 87, AGFI = 0. 85, RMSEA = 0. 06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拟合指标较为理想,支持了运动员心理 坚韧性的三维模型。检验结果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以作为测评运动 员心理坚韧性的有效工具。

心理测试法

本测试采用以运动队为单位,集中测试当场回收的形式进行。共收集到有 效问卷54份。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使用了描述 性统计分析和z检验等方法。

(3)研究结果

为了分析男子拳击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特征,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 述性分析,并比较了该项目的运动员与其他项目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差异。

表111男子拳击和其他项目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得分(m 士 sd)






















































人数组别积极奋斗抗压性忍受伤痛
msd
msdmsd
黄崇儒(2003)300优秀组64.518. 6439. 716. 6019.893.09
113一般组63. 567.2137. 217. 2719.923.03
拳击(男子)5455.221.4340. 975.8622.848. 79

研究结果显示,在心理坚韧性特征上,男子拳击运动员在积极奋斗维度上 均显著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男子拳击运动员在抗压性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项 目一般组运动员,而与优秀组运动员则没有显著差异;在忍受伤痛维度上,男子 拳击运动员表现出了稍高于其他项目运动员的水平,但其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 水平。该研究结果说明了该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积极奋斗精神、强烈的求胜 欲望还需要提高和加强。与其他项目运动员相比,虽然运动员的抗压能力表现 稍好,但仍需要加强训练和提高,以应对比赛中的高竞赛压力。

表1 12男子拳击和其他项目运动员心理坚韧性比较






























组别积极奋斗

z P
抗压性

z P
忍受伤痛

z P
优秀组-3. 749.0011.282.2091. 901,066
拳击(男子)一般组-3.361,0023. 797.0011.881,069

我国男子拳击优秀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状态

我国男子拳击优秀运动员运动动机与赛前情绪特征研究

(1)研究综述

运动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运动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 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具有激发、指向、维持与调控功能。阿 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分为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个体的动机 水平取决于两种动机之间的关系。

赛前情绪是指运动员在竞赛之前所体验的主观情绪感受。张力为(2000) 根据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认为运动员赛前情绪包括特质自信、躯体特质 焦虑、个体失败特质焦虑和社会期待特质焦虑4个部分。通过对40名运动员 进行了情绪Stroop实验和探点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高竞赛特质焦虑的运动 员,具有较少关注积极性信息和较多关注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倾向;低竞赛特质 焦虑的运动员,具有较多关注积极性信息和较少关注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倾向。

(2)研究工具与方法

赛前情绪量表(简表)

该量表由张力为编制,包括4个分量表(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躯 体焦虑、自信心),16个条目,采用Likert 6点记分法,从“从来没有(1)”到“总是 (6)”。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xz/df=2.42, AGFI = 0. 90,CFI = 0. 92,NNFI = 0. 91。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可以作为 运动员心理诊断和测量的工具。

运动动机量表

运动动机量表(张力为,2001)共6个题目,包括追求成功动机和回避失败 动机2个维度。追求成功指能够从本专项的训练竞赛中体验到乐趣,回避失败 指希望退出本专项的训练竞赛。经检验•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a为 0.72,同时效度检验表明该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信有可靠的正相关。量 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

心理测试法

本测试采用以运动队为单位,集中测试当场回收的形式进行。共收集到有 效问卷54份。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使用了描述

性统计分析和z检验等方法。

浏览5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