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锻炼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练习武术可以增强胃肠的蠕动能 力,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还可使肝脏功能得到改 善和提高。

武术锻炼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武术锻炼的过程,就是神经系统和 组织之间充分协调的过程,对神经系统是一种良性刺激。能提高神经系统的 调节能力,促使机体快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以与外界环境保持和谐统 一;能够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还能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变 得更加均衡,灵活性逐步提高,从而使精力充沛,动作敏捷,延缓大脑和全 身心的衰老。

总之,武术锻炼者通过关节活动、肌肉肌腱伸缩,引起体内各脏器的揉 动、挤压,以达到按摩的作用,从而使神经调节能力增强,心肺得到锻炼, 肠胃吸收改善,身体素质提高,抵御疾病能力加强,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武术养生的原则

科学的养生之道就是遵循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利用科学的养生保健方 法去积极主动地保护生命和保养身体,使人更健康、更长寿。那么,武术养 生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动静结合:要求做到动功与静功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练养相兼:指锻炼与合理修养并重,不能一味注重训练强度,不管身体 状况,不顾休息,这样就与养生的目的背道而驰;尤其是体弱者,更应注意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注意掌握 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太小则达不到锻炼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太大则超 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反而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操之过急,往往欲速而 不达。

持之以恒:锻炼身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常而不间断。只有持之以 恒、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健身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达到锻炼目的 的。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第二节  武术与养心

养生(身)是注重身体方面的修养,养心(性)则是关注精神层面上修 养。但是,二者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的养生活动中二者结合紧 密,特别是在武术养生中更不好将其截然分开。所以,读者可以把上一节 《武术和养生》与本节《武术与养心》结合起来阅读,以便更能窥其全貌。

古时所谓的“武术心法”,是武术传承的“密法”和“绝技”;而当今则 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一种“心理训练”。武术所谓的“心”,是指人的思维器官 及其产生的思想、意识、意念,精神等,也就是所谓的“心思” “心意” “心 神”等。

一、形神共养

中国武术继承了 “形神共养”或“性命双修”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内外兼修”炼养理论与方法。因为形是神 的载体,形不存在,神就散失;神是形的生命支撑,神散则体亡。精气神被 称为人体三宝。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 础;气是人体基本物质的转化运动形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切功能和能量 形式;神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液、津液的夕卜 在表现。正因为精气神具有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功能动力、精神主宰三方 面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 神全则身健”(明•张景岳《类经-摄生类》)。

中国武术十分强调“形为神之本,神为形之用”。形是外相,神是主宰。 武术的手眼身法、形体动势,不只是简单的肌肉收缩运动,而是内在物质 “气”或“神”的外化。“拳谚” S: “打一拳,心一动,心动,气随,神迷, 归于腰,奔于肋,行于肩,跟于臂,达于手。”武术的劲道是靠“以意领气, 以气催力”来实现的,这种运气化劲,意气神与力的结合,是中国古老武术 独特的形神兼备的炼养法。

在具体方法上,一是通过形体运动来炼形养神。“动以养形”,“外练以 养形为先”(清•在乃周《残氏武技书》卷二)。“形以寓气,气以催形,形 合者气自利气 以其外而达于内,通过形体运动来疏通经络,流通气血。二 是内炼以养神为主,由内而达于外。武术以修德养性为养生之首务,并将 传统养生的“守一” “存想” “吐纳” “行气”等融入武术体系中,以此来养 心调神,修身养性。在拳技中特别强调精神和意念的作用。清代武禹襄《太 极拳解》说“身虽动,心贵静”,“先在心,后在身”。陈鑫( 1849-1929) 《论太极拳要诀》一再强调“打拳心是主”,“运用在心,此是真诀”。形意拳 以“心与意合”为六合之纲,在神形并重的前提下,注意“神”的炼养。

二、内功养生

内功即以炼内为主,注重意念、气息、脏腑、经络、血脉等人体内部机 能锻炼,以求内壮的养生功法。内功、内劲、内气、内息、内观、内视、内 炼、内修、内丹、内动、内家拳等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内功养生的术语,常 见于中国传统武术和导引、气功等文献中。

内功养生的要旨是通过呼吸吐纳、存思意守、肢体运动等方法来调养神 气,从而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正如《周易参同契》所云:“内以养己,安 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珠。三光陆沉,温养子 珠。视之不见,静而易求。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内养是养生的主旨。

内功的方式方法,最早见于先秦时期。如《庄子•刻意》所载“吹呼 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之法;《荀子•修身》提及之“治气养生” 法被认为是公元前380年制作的《行气玉佩铭》所述周天行气法等。其后 内功体系进一步丰富,道教经典《太平经》以守一存神法为主;《周易参同 契》主张内行气与外丹合修、合炼;西晋以后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司马 承祯等无不主张内修与外炼相结合,“合众术之共成长生”。唐末宋初,导引 行气已形成众多的技术方法,以精气神内炼为基本技术特征的内丹崛起,建 立了生命内炼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为明清以来的武术内功体系奠定了 基础。

武术内功的出现,以内家拳、《易筋经》为标志。据《宁波府志-张松 溪》载,内家拳其法主于御敌,以敬、紧、径、劲、切为五字诀。明天启四 年(1629)已有《易筋经》流传;清中叶道光咸丰年间,王祖源得自少林 寺之《内功图》中所载《易筋经》十二势,是导引、气功演化为武术内功 的代表。《易筋经》的修炼目的在于“内壮外强”,“通行气血,助翼精神”, “易筋”,“易髓”。《易筋经》将“静功吐纳养气法” “动功导引气法”等融摄 于武术锻炼之中,并发展、改造为武术内功体系。

清初以来,武术内功得到发展,当时多称“坐功运气”,在民间宗教与 秘密结社中较盛行。清代武术家王南溪曾为《内功四经》作过注释,《内动 篇》专讲气的脉络、格式、气窍、生劲的理法及真气运行于体内,而使外 形健壮的理论。乾隆四十年(1755)徐文弼所著《寿世传真》从养生角度 对“外功”“内功”做了明确阐述。“外功有按摩导引之诀,所以行血气,利 关节。”内功则是静坐、内视、叩齿等运气于任督二脉的小周天功法。清 光绪年间周述官编《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卷二指出:“内导引者,内功 也。” “外运行者,外功也。”这表明内功能使“病去身强,内充气积,任督 交通,导引路熟,河车运动,存想意纯1918年,席裕康编《内外功图说 辑要》所言内功主要是心意静定的坐功法。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内功拳 的称谓。章乃器著《科学的内功拳》认为“内夕卜兼修,心身交益”锻炼的效 果不在肌肉的发达,而在内脏的坚实和舒适的拳法,如形意拳、太极拳、八 卦拳、意拳等称为内功拳。可见,内功拳是武术与内功结合的产物。

浏览4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