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种有浓郁民族色彩、风格独特的体育项目,在我国开展最为普遍,序 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究其原因,言 太极拳哲理内涵,且揉合内外功于一体。1 其作用既能强体益寿,自卫御侮,又可怡 情养性,是一种术德兼修、内外兼练的完 善优美的拳术。

太极拳要求外动内静、动中求静、以 静御动、虽动犹静。外动的形体,要一举 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内静的心 态,如心不静,则不专一。太极拳的动静 离不开技击法则,尽管其变化万千,而理 唯一贯。即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 阶及神明。雅轩先生随杨澄甫学艺多年, 得杨氏衣钵之传,技艺精纯,把由懂劲到 神明亲身实践所得的真知,提炼成精辟的 拳理,又返回到实践,再指导实践,数十 年如一日,在四川传人万余。雅轩先生按 师传把太极拳扎扎实实学到手,在此基础 上又发展和创新,这是对优秀文化遗产的 继承和发扬。

雅轩先生既得杨澄甫先生真传,又积 数十年传拳经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并对一些拳家语,作一定的分析和评语。 这反映雅轩先生对待传统文化严肃、认真, 不拘于人云亦云的治学态度。

雅轩先生得意的传人陈龙骡同志,力求把自己三 十余年勤学、勤习所得之太极技艺及心得精撰成《李 雅轩杨氏太极拳法精解》一书,以弘扬杨氏太极技 艺,这的确是一件有益和可喜的事情。该书既阐发古 人太极精义,又有个人见解;既有套路的练法、用法 和要点的详述,又有推手的具体介绍。特别是对太极 推手,叙述尤为详尽,推手插图一百多幅,包括单双 推手、活步行步推手、大撅散手等,这在以往出版的 众多太极拳专著中,亦是不多见的。

陈龙骡同志是成都市武协委员、太极拳教练,是 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之一。获1986年全国武术 观摩比赛雄狮奖。近数年来,多次在《武林》、《武 术健身》、《精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做了很多有 益的工作,起到了好的作用。1988年7月,美国波士 顿大学心理学博士阮立武先生,专程由美来中国求教 于陈龙骚。阮先生曾随杨澄甫先生长子杨守中,在香 港学过五年太极拳,有一定的功底;向陈龙骏学习 后,他感到获益匪浅。台湾自然疗法学会教授陈缩艺 先生,亦专程拜访,深感杨氏太极拳后继有人。新加 坡武术名家陈玉和先生,亦致函联系,以表仰慕之 情。

相信《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法精解》一书的出版, 是对更好继承发展杨氏太极拳的贡献。它不仅对广大 太极拳爱好者有所裨益,而且对太极拳家也有一定的 启发和参考价值。是为序。我练习杨氏太极拳已经很多年了,其间

也买了不少杨氏太极拳书籍来研究,但总是 序 感觉进步不大。20世纪90年代我在成都非常营 幸运地读到了陈龙骡老师著的《李雅轩杨氏 太极拳法精解》,读过这本书后,我惊喜地发 现《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法精解》是一本不可多 得的杨氏太极拳拳书。书中的第一部分是李 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是一代大师李雅轩先 生一生练拳的经验总结,而且是李雅轩先生 本人亲自所写,我觉得精论非常宝贵,是练习 杨氏太极拳的指导性论著。“雅轩先生随杨澄 甫学艺多年,得杨氏衣钵之传,技艺精绝,把 由懂劲到神明亲身实践所得的真知,提炼成 精辟的拳理,又返回到实践,再指导实践,数 十年如一日,在四川传人万余。雅轩先生按师 传把太极拳扎扎实实学到手,在此基础上又 发展和创新,这是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 发扬(成都体育学院习云太教授语)。”练杨氏 太极拳而不读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是一个 重大的损失;读了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会 对练好太极拳有莫大的帮助。李雅轩先生太 极拳精论这一部分,不但内容极为丰富,几乎 囊括了太极拳的各个方面,而且包括许多其 他拳书没有的内容,这其中既有李雅轩先生 对纯正杨氏太极拳风格的继承和具体阐述, 也有李雅轩先生对太极拳理论的发展。尤其

可贵的是,精论不但具有很高的太极拳健身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 价值,对练拳推手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的前面,有几张先生当年练拳时的拳照, 这些现在仅存的拳照,对我们现在练拳很有帮助。陈龙骡老师在太极拳 方面造诣很深,但他常说:“每当看到李雅轩先生的拳照练拳就有底气, 打拳就味更浓,体会也更深。”我们仔细看一下拳照,就能体会太极拳的 要领,诸如立身中正,沉肩垂肘,虚灵顶劲等,有更深入更形象的理解。 自己按拳照的架势打拳时,就觉得心中有一股正气,有一种雄伟的气势 在心中升起,练完套路后感觉非常舒服。2001年3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 首届国际太极拳健康大会上,太极拳名家陈小旺对太极拳名家陈龙骤 说:“我在新加坡《武坛》杂志上读到您写的有关介绍李雅轩先生太极拳 的文章,其中刊登了两张老先生的拳照,虽然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 在练法上有区别,但从气势上,一看就知道李雅轩先生具有高深的功 夫。”

'拳架是人们对太极拳原理的外在表现。李雅轩先生太极拳拳架之 所以有一种恢弘的气势,有一种不怒而威的神情,之所以现在被人们广 泛地推崇,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于他对太极拳的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在 技艺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他这种对太极拳的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中有较集中、全面的表述。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中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杨氏太极拳 的真正的继承,对杨氏太极拳纯正风格的维护。在精论中第一部分李雅 轩先生就写道:“太极拳的练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势放松,稳静心性,修 养脑力,清醒智慧,深长呼吸,气沉丹田等。”“在练时,稳静安舒,心神泰 然,反听观内以审身心之合,这才是练太极拳功夫的态度,否则虽表面 似太极拳,实则非太极拳功夫也。”在练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 意去,内外一体,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 来,“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从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李雅轩先生把维护太极拳的纯正风格序 看得多么重要!

另一方面,李雅轩先生对杨氏太极拳纯正风格的维护最明显的例 3 证就是他在精论中写到的,学拳时20年不离杨澄甫老师左右,在后来的 打拳中,要经常想到老师的样子,才觉得打的拳有味。有些太极拳人士, 不在太极拳本身上下功夫,不在太极拳的拳意上下功夫,不在练精气神 上下功夫,而专爱编一些新的套路,故弄玄虚。另一些武林人士,原来是 练外家拳的,练太极拳时,不是在太极拳上下功夫,而是用外家拳的办 法和思想打太极拳,对于这些人的做法,李雅轩先生是非常反感的。例 如李雅轩先生在精论的第一部分的最后写道:“以后练拳,再不能练那 无意义,无神气,无聊的手法和动作了,要叫他出手就有拳意,叫他愈来 愈浓厚,这才是老拳术家的样子。如再练那些无聊的动作,那太不像话 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了维护杨氏太极拳的纯正风格和正确的练法, 李雅轩先生可谓苦口婆心、谆谆告诫,后学者千万注意,以免误入歧途。

有人认为杨氏太极拳是讲松软的,因为松软了,杨氏太极拳就失去 了技击价值。还有人认为杨氏太极拳是讲松软的,要和其他外家拳一起 练习,才能刚柔相济,才能具有技击价值。针对以上杨氏太极拳练习中 出现的错误认识和练法,为了维护杨氏太极拳的纯正风格,李雅轩先生 在精论的第二部分写到:“我练功夫的方向是找大松大软,是找虚无的 气势,是找神明的感应,是找没测的变化。不停留在肌肉筋骨的初步锻 炼过程中,我以为这种大松大软,神明感应,没测变化,妙用无穷,我不 以为大松大软了就不能对抗敌人之来手。”

李雅轩先生对杨氏太极拳纯正风格的维护,不仅体现在他的精论中, 而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他以他练就的大松大软的太极拳和他同时代的许 多武术名家切磋交流,都赢得了他们的一致赞誉。李雅轩先生大松大软的理

浏览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