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泉出生于1967年,安徽省淮北市人。现任安徽省武术协 会副主席,中国当代青年武术教育家,中国少林十佳拳师,少林拳 高级教练,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一级拳 师,中国武术段位指导员、考评员,中国武术段位淮北少林武校考 评基地主任,多次荣获省、市、区三级体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央电 视台、《人民日报》《当代安徽》《中华人物政协委员风采录》《中国 当代武术家辞典》等媒体和图书都曾专题报道。
1987年,胡春泉创办了淮北市少林武术业余学校,1995年以 来胡春泉先后创办了淮北市少林文武职业中专学校、淮北少林武术 学校、淮北春泉实验学校、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经过20多年发 展,四所学校已经发展成为集小学、初中、高中、职业中专于一体 的12年一贯制学校,也是安徽省内较大的民办文武学校,是中国 国家武术表演艺术团教学训练基地。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200多亩,总投资6000万元, 并在上海及韩国开设了分校。淮北市少林文武职业中专学校在胡春 泉的带领下多次荣获全国、安徽省武术比赛团体冠亚军,是安徽省 信誉品牌学校、是安徽省武术优秀运动员培训基地、北京体育大学 实训基地、是淮北市先进单位,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连续五年荣获淮北市优秀民办学校。文武学校办学宗旨为“以德育教育为核心, 以文化教育为根本,以武术教育为特色”,学生参加国际、全国、 省级各级武术大赛获得武英级、一二级运动员300多人次,获得冠 军、亚军等1000多次,并入选当代安徽、皖江辉煌、中国当代武 术家词典、中国武术家名典、全国武术馆名录等。此外,在“习武 先修德”的理念下,该校先后有300余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 体育学院、西安体院、沈阳体院等国内知名高校。
经过多年办学总结,少林武校定位要争创全国名校,学校的办 学理念也从培养打工者升级为培养老板、培养未来领袖!武术可以 让孩子有追求梦想的雄心,办让学生有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 斗的教育!学校除开设有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拳击、武术表 演等专业。另开设公众演说、书法、茶艺等课程。
第三节张习华潜心传承武术
自创《麒麟剑》法
张习华生于1950年,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在安徽武术界很有 名气。他曾先后拜豫东武术名师杨立昌、司岚云和徐州体委国家级 教练、电影《少林童子功》武打设计孙荣益为师,练习了杨家枪、 形意拳、西凉掌等各种套路和器具,
拜孙荣益为师以前,张习华练的是民间传统武术,此后,在孙 荣益老师悉心引导下,他着意于将民间传统武术与国家武术规范有 机地融合,冶于一炉。孙荣益又找机会给他介绍了安徽省武术队的 几位教练,张习华悉心学习,博采众长,进步飞快。1976年,在 淮北煤矿工作的他,创办了矿区第一个武术队,培养了一批武术骨干,队员韩卫还夺得省八运会散打冠军。
1986年,在孙荣益老师的介绍下,已经36岁的张习华进入上 海体育学院武术助教进修班学习,在这个班里,张习华年龄最大, 但在练功时他最用功,最刻苦,能轻而易举地做出二十多岁的小伙 子不敢做的动作,因而得到了蔡龙云、王培琨、邱丕相、曾美英等 几位名师的喜爱和指导。经过在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助教进修班的学 习,张习华的综合技能和武术理论水平有了全面提升。经过长期刻 苦学习,此时的他博采众长,已经形成了自己刚柔并济、灵活稳准 的武术风格,并练成“铁砂掌” “银枪封喉”等绝技,尤其是他舞 起70余斤重样刀的表演,令人叫绝,被誉为“安徽第一刀”,远近 闻名。他也从一个民间武术高手,成为一个武术讲师和国家一级武 术裁判,他还多次应邀担任省、市运动会裁判.并到外地讲学,传 授武术技术。
一个真正的武者,总是武与德并重双馨,德为体,武为用。习 武多年,张习华最不能释怀的是作为武术之乡,亳州竟然没有一套 本地独创的武术,立志创立一套亳州人自己的剑法。退休后,张习 华婉拒了几家武校的高薪聘请,专心从事义务武术教育,潜心研究 武术理论。为此,他翻阅大量武术资料,走访调查数十位武术名 家,边创作、边演练,用了五年的心血创作了一套49式,以他的 艺名命名的《麒麟剑》,成为亳州历史上第一套独创武术。
《麒麟剑》法博采众长,汲取了行剑、花剑、弓架剑和太极剑 等不同的风格,并融入养生健体的理念与功效,形成了独特的剑术 特色,具有刚柔兼备、舒展大方、沉稳轻灵、起伏转折、变化多 样、节奏鲜明、动作优美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攻防含义,尤其适 合中老年人健身演练。目前《麒麟剑》已付梓出版。
张习华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就 要摒弃门户之见,广泛传播。多年来,张习华一直坚持义务教学, 培养了大批武术骨干。在亳州,他自费创办了麒麟武术馆,以作为 武术交流的平台,以武会友,发展中华武术事业、弘扬民族文化, 开展免费培训。为开展武术教育,张习华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花 去了自己不少积蓄,而他教出的很多弟子也在省、市比赛中获奖。
第三章淮北地区的武术文化 现状和武术文化保护
第一节淮北地区武术文化现状及
传统武术在当代的问题概述
一、淮北地区武术的历史发展情况
淮北地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 上享有“兵家必争之地'’的盛名。历史上频繁的战争造就了淮北地 区独特的战争文化,无疑也衍生出淮北地区灿烂的武术文化。千百 年来,连绵不断的战火硝烟,锻炼培养了淮北地区人民强悍的性 格,形成了习武好勇、见义勇为的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政府的倡 导和扶持。1972年体育部门把武术列入体育训练项目,有组织、 有系统地发展。1979年,根据国家体委的部署,淮北地区开展了 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举办了首期太极拳、太极剑学习班,有百 余名爱好者参加。以后,每年都有大量基层单位举办学习班、培训 班,培养了大量武术新秀,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①
20世纪末期,淮北地区工业发展吸引了大量身怀绝技的务工人员,促进了淮北地区本土武术和外来拳种的交流,淮北地区武术 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王远明和他习练的大 洪拳、彭寿鸿习练的少林罗汉拳、司岚云所传播的五祖郝阳拳,还 有孙国栋所擅长的八卦掌等。地处多省边界和移民造成的人员流动 大是淮北地区武术多元化的主要原因。
以21世纪为分界线,21世纪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淮北地区传 统武术呈现出繁荣和萧条的不同状态。20世纪80年代“武术热” 时期,尚武精神深入人心,一大批拳师开始收徒传艺,淮北地区武 术遍地开花。此时淮北地区武术是无组织的自发的形式,没有明显 利益的冲突,南北各派拳术汇聚于此,各门派之间相互独立、相互 学习,从而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20世纪末是 淮北市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拳种、拳械种类繁多,习武人数占淮北 地区总人口的大多数,淮北地区武术发展达到顶峰。但是,21世 纪以来,全球化导致社会加速转型,尤其是中国“百年奥运”梦想 的实现,西方现代体育模式已然成为世界背景。在这种社会背景 下,全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是以竞技体育代表的“更快、更高、 更强”为方向.武术也不例外。社会环境变化、生活习惯变迁致使 习武已不再是人们业余追求的主要活动,曾经兴盛一时的习武之风 也随之黯淡。大时代背景下,淮北地区武术走向了低迷期。
二、新时代背景下淮北市武术发展现状
(一)濒临消失的传统武术
时代更替,岁月流转。武术这种口传身授的技艺,随着老一辈 的拳师相继逝去,曾经朝阳晚霞下闪展跌扑、耍枪弄棒的情景已不 复存在,许多拳师也因生活所迫,日夜忙碌而把所学的技艺荒废 掉。曾经流传于淮北地区的“北派三拳”,现在只是偶尔在公园中看到一些老年人习练,但明显是自娱自乐,再也看不到原汁原味的 武术。20世纪流传于淮北市的100多种拳术、拳械,许多因得不 到传承而消失。现在淮北地区所传习的拳种主要是以太极拳为主, 但是在规模、数量、传承、人数等方面都明显缩小,不及20世纪 “武术热”时期的1/10。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淮北地区的武术失 去了它生存和繁衍的环境,曾经秘密传授、制度严禁的武术体制也 已土崩瓦解,拳种林立的盛状也在新世纪的潮流下变得单一直至于 衰亡。那些顽强生存于民间的传统武术,随着老一辈拳师的离去, 许多宝贵拳种也濒临流失,而现有流传下来的拳派中,真正能完整 保留下来的拳术体系的更是微乎其微。①
浏览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