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关节炎有100多种类型,影响着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也不例外。其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关节炎四种。 引起关节炎的原因有很多,如细菌感染、骨关节病变、自身免疫、新陈代谢障碍、 外致力性创伤等。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常说的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都是指的这种病。最常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肘、肩关节及腰椎等处。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 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关节炎。
我们再来讲讲风湿类关节炎。风湿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虽然仅一字之差,又都有关节疼痛症状,却不能混为一谈。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 一,寒冷地区绝大部分是这类病,多见于成年人,而类风湿关节炎属热痹证范畴, 即使有畏寒症状也是真热假寒或里热外寒。外感六淫诸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外部因素,而肝肾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内部原因。最后,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多与遗传、饮食和药物因素有关,多见于脚趾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在众多部位的关节炎中,尤其是膝关节炎症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易影响一个人生活便利的关节病。现在,我们就针对膝关节炎症,把治疗关节炎的太极养生功法告诉大家。传统太极拳动作舒缓,神形合一,可以改善肌肉功能,提高身体平衡性和灵活性,有助于膝盖的自我修复,有效缓解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研究人员曾对一组60多岁的膝关节炎患者进行12周跟踪调查,让其中一部分患者每周打两次太极拳,每次半小时;另一部分患者进行等量常规拉伸练习。这些患者关节炎病史均超过10年。结果发现,坚持打太极拳的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缓 解,身体机能获得改善。
练习方法:
1.拗动六环功
(1)并脚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头顶正直,舌抵上腭,体重平均在两脚,摒除杂念,使身心达到虚静和松空。两眼平视,松肩垂肘,两臂左右展开,向前上划弧,至胸前两掌相合,两手心劳宫穴相贴,但勿用力,意念在两掌掌心。
(2)两掌向左前上围绕头顶划第一个圆弧。视线要始终注视手掌运动方向, 在两掌向左侧运动时,腰胯要向相反方向右侧拗动,两掌转到身体右侧时,腰胯尽量向左,运动当中手掌与腰胯运动方向始终相反。
(3)头部第一个圆弧划完后,两掌回到胸前,屈膝蹲身,两掌继续绕膝划第二个圆弧。划完膝部第二个圆弧后,腿也随着直起。两掌经小腹前绕胸部划第三个圆弧,划完两臂向前伸直,停在小腹前。
(4)左掌翻转向上,左肘曲向左后,两掌向左划第四个圆弧,高度在左胯上方, 右前臂紧贴左肋。然后两手大指转向上,转腰两掌回到中间。
(5)右掌翻转向上,右肘曲向右后,两掌向右划第五个圆弧,高度在右胯上方, 左前臂紧贴右肋。然后两大指转向上,转腰两掌回到身体前面,两臂向前伸直。
(6)收功,小手指分开,无名指分开,中指分开,食指分开,大指分开,松肩垂肘,两手自然落于身体两侧即收功。上述为1遍,此功反复做6遍。
2.膝踝放松功
放松站立,两脚并拢,屈膝蹲身,两手内劳宫紧贴两膝盖上,意念膝关节沿右脚大趾、小趾、右足跟、左足跟、左脚小趾、左脚大趾划圆弧,顺时针转36圈,再向相反方向逆时针转36圈。
3.热灸膝眼功
平坐于椅了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躯干正直,全身放松。用艾卷(针灸科灸穴位用的中药房有售),点燃,离膝眼下3〜5厘米处,对正膝眼灸,膝眼内热了可将艾卷稍离远点。每次灸15分钟。
4.站桩排湿功
开脚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头顶正直,舌抵上腭,体重平均在两脚,全身放松。两臂侧平上举至体侧45°,手心向前,手指展开,自然伸直, 意念想十个手指。每次站20分钟,每天早晚各站1次。
5.双膝行走功
双膝下跪,最好是在木板床上,用膝盖走路。不适应膝盖走路的人,可以用 两手扶着床,爬行运动。一天需习练30分钟左右。这套功法虽然姿势不雅,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它有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爬行动作,膝关节容易损伤,最好膝关节佩戴加厚型护膝,这样比较软,避免关节磨损。另外,注意膝关节的保暖,不可温差较大,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十二、治疗失眠的太极养生功法
俗话说:“一夜不睡,三日不安。”睡眠被认为是恢复人体力和脑力,消除疲劳的最好的方式。此外睡眠还可以帮助完成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保证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可是,随着工作事业、家庭孩了、人际往来等因素的影响,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长期受到失眠的困扰, 而且发生恶性循环。
失眠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心理生理性失眠。当我们背负了过大的心理压力就会造成心理性失眠。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如果这种现象不超过三周,那么就属于暂时性心理生理性失眠。
第二类为神经症性失眠。这类失眠常伴有多梦、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精神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等症状。
第三类为精神障碍性失眠。这时失眠症是由很多精神障碍性疾病引起的, 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某些人格障碍等。这样的情况最好在家人的陪伴下到专科医院,如精神病院诊治。
第四类为躯体疾病引发的失眠。身体不舒服时很难入睡,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一些过敏性疾病,肌肉、关节的炎症,都可不同程度地引起睡眠障碍。要想解除这类失眠困扰,最好是先治好身体上的疾病。
当发现自己不管出现上述哪一种失眠症状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尝试提前治疗,并辅助太极拳功法练习,来防微杜渐,以免让轻微的失眠发展成重度失眠。大家肯定很奇怪,究竟是套什么样功法,有如此神奇?其实我们就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一些动作,针对城市人的生活状态,对调解神经结构而创造的太极拳动作。
在练习这套太极功法的时候,首先也是要做到太极拳习练的一些练功基本要求。如意念心境的放松,杂念的排除,切不可以心猿意马、一心二用,那样就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了。只有把一天工作的烦恼和喜悦先全都放下,让外面的喧闹世界和一天的劳碌纷争渐渐离自己远去,进入一种心神如一的太极状态中,才 能让人体机能达到最佳的调和状态。
练习方法:
1.放松入静功
坐式,平坐在椅了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躯干正直,全身放松,下颌微收,两手掌扶在两大腿上,轻轻闭起眼睛。
卧式,仰卧,头枕在高低适度的枕头上,两脚与肩同宽、两手放身体两侧大腿 旁边,手心向下,轻轻闭上眼,周身放松。
行功要义:
意想头顶放松,前额放松,两眼放松,两耳朵放松,鼻了放松,两颊放松,下颌放松,喉部放松,两肩放松,两大臂放松,两前臂放松,两手掌放松,手指放松,前胸放松,腹部放松,会阴放松,两大腿放松,两小腿放松,脚面放松,两大脚趾放松,二脚趾放松,三脚趾放松,四脚趾放松,小脚趾放松,脚心放松,两脚好似浸泡在温水内(夏天想浸泡在冷水内),最后连续默念全身放松3遍。
失眠症较轻者此时即可入睡,如不能入睡者可再从头顶往下想1遍,重症者3遍也可安静入睡。如病情较重者,患者家属可坐在病人床前,小声念上述放松口令,声音要逐渐小,音调要平稳。
2.循环归一功
端坐于椅了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躯干正直,下颌微收。 全身放松,两掌合十,意守中丹田,静坐5分钟后,依次意想膻中穴、右肩弁穴、右曲池穴、右手外劳宫、右手内劳宫,过渡到左手内劳宫、左手外劳官、左曲池穴、左 肩弁穴、右肩弁穴、右曲池……循环无端(此为女性患者意念循环路线)。男性患 者与女性相反,依次意想中丹田、膻中穴、左肩弁穴、左曲池穴、左手外劳宫、左手内劳宫,过渡到右手内劳宫、右手外劳宫、右曲池穴、右肩弁穴、左肩弁穴、左曲池。
浏览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