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道门养生是一种以个体生命为中心的全方位生命自我管理调控 技术。它是全方位的,涵盖了生命资源的摄取、生命能量的涵养、生命机能的 修炼、生命活动的管理、生命安全的维系、生命损伤的康复、生命过程的延长、生 命种系的繁衍、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领域的拓展、生命情志的调适、生命意 义的反思、生命境界的形成等,由此不但遍及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还贯 穿在整个生命的演化过程中。道门养生的基本纲领,便是随机就势那非特定的“应 物自然”,其内涵则是为身心、主客和天人三大层面的圆融展开。生命的特征 在于其跟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新陈代谢,应对是生命 存在和演化的一个基本形式,由此生命体现为“应物”,而应物的总体原则,又 可以归结为“道法自然”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 此之谓也。它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通过道本、用反、归真三大原则建 立起自己的操作体系,借助反馈调节而应物自然。它不是身心分立、主客对峙 情况中占取外物的征服世界,而是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状态下随机就势的应物 自然。
陈鼓应先生指出,这里“自然” 一词并不是表示具体存在的名词,而是形 容“自己如此”的状词;由此“自然”并不是指相对于自身的外部“自然界”(英 语的nature ),而是指内外同一的“自身这样”、“本来样子”(“自”为“自 己”、“然”指“本然”,即英语的Itself); “道法自然”就是“道”依照自 身尺度“效法其本来自性”,亦即“依其本性成为自己”而不是“依赖外物异 化变质”。这就是说,它并不是西方人理解那外在于人的自然界,而是“万物作用,由此“顺人而不失己”地作“逍遥游”。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是一种 “理性的狡猾”。拳论有云:“舍己从人以至从心所欲”,即此之谓也。这个 理论的价值取向讲究由其本性、内外关系讲究协调平衡、活动方式讲究因应就 便、操作效应讲究以柔克刚;由此明显区别于时下那种单向改造、强行突进、主 观设计、实力抗衡。这是从中国生命哲学上引申出来的一种系统性有机理论,它 强调生命的自本自根、自然而然的性质,但又从生命的运行机理上喊出了 “我 命在我不在天”(亦即所谓师法自然而夺取造化)的口号,强调改造和适应两 方面相互作用下的双向有序活动,并由此不断探究自身的生命活动规律等。用 现在的语言表述,就是把“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辩证统一起来”。
道门的生命智慧突出了整体把握、系统调控跟因应环境、随缘就便的对立 统一,从大处着眼而小处着手,由此坚持不懈并有条不素地走向未来。其对养 生机理的具体解释,可以分析为跟上述生命哲学相应的如下相互联系的几点。
1.人身构成
养生操作的主体和操作对象都是人,人的身体便是人的生命载体,体现在 人身上的生命现象是我们养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道门“尊道贵生”、以身为 体(其表现不是“身、心、灵”的分层对峙,而是“形、气、神”之整体圆融)。他 们视身为形神同载体,生命体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那系统性的整体存在;这 亦即把人身看作宇宙大道的载体,强调人身的先在性和神圣性,其表现则是 形、气、神三个层面的圆融重合(区别于西方人理解那可以分立的核酸、蛋白 体和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个整体作为一种有机物存在方式,其视角明显 区别于理化要素分别组装起来的机械装置,由此并不存在什么“基本要素”和“第 一推动”。《淮南子》云:“形者,生之舍;气者,生之充;神者,生之制。” 又说:“神贵于形也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即此 之谓也。
所谓“禀生受有谓之形”,在这里,“形”是指有形有状的躯体,它是人 身的物质基础、质料载体和表现形式,大体包括有五脏六腑、骨骼肌肉、皮肤 毛发、脑髓筋脉、精血津液等等,其中精华部分则是“精”(包括“先天之精” 和“后天之精”);“形” 并不只是外部表象,它还包含有总体基质的含义。这里 的关键环节是气(物质、能量、信息的综合体,表现为 一定的功能态)。“气”是 用以描述人之生理活动的一个范围相当广泛、边界颇为模糊的功能性概念(包 括“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其核心集中在形成身体活动的总体性功能 系统,为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动力和源泉;“气”不仅有能量的含义,它还 带有机制和机能的意蕴。“神”则指整个生命活动的支配主宰(其中超验性的“元 神”主要是自我主宰,经验性的“识神”主要是外部把握),接近于时人所谓 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密码”,大体上相应于现代人所说的“意识”;但是“神” 也不等于灵魂或生命基因,呈现某种“阴阳不测”状态。其功能主要表现有两 个方面,一是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所谓“虚灵知觉”、“逆料未来”、“推 测祸福”),二是对身体控制支配(所谓“作止任灭” “千变万化” “随机应境”)。在 人身形(躯体结构)、气(生命结构)、神(心理结构)这三层结构中,形为基础、气 为中介,神为主导(其操作理念则是“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在一定意义 上或可对应或接近现代科学所说的质料、能量、信息三个概念,同处世间“此岸”; 但其边界模糊的不可分析性又跟上述三个科学概念大异其趣。
以“气”为背景的“形”、“神”分化是人体的基本结构,由此产生人的“身 心关系”,其外部体现便是“形质神用”的“命”与“性”两大范畴。在这里,“命” 指生命活动,为形与气的统一,包括身体内部的生理、生化过程和外部的肢体 形骸活动,相当于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综合表现”;而“性” 则指人所特有的“心性”,这是一种带上社会性价值关系的人类精神意识,相 当于现代科学所说的“关系确定的信息引导和调控”。所以形、气、神的统 一,同时也就是命与性的统一。在先天状态下,“元神”用事,性命原本就是 一气流行的圆融一体;而后天由于“识神”的作用,才有了身心性命的分别,然 而这分别的双方事实上仍然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全息映照、整体圆融。所谓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国人对性与命的理 解;明显区别于西方人所说那可以分离的灵与肉。由此道门养生的核心是炼气 养神,特别讲究保命全身,向往长生不老、肉体成仙。在这里,形、气、神三 者都有点执着于当下世界;确实缺乏西方文化超越性那彼岸的“灵魂”假定,不 存在一个人格神的上帝主宰;然而其贯通天地、融合万物的一气流行,也能消 解定在、走出当下而指向永恒。
2,生命存在附在身上形神一体的生 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那系统性的整体存在;它作为一种有机物存在方式,从无机物的运动中产生出来,是 一种普遍联系的关系性运行,是个有始有终亦即有生有死的往复循环过程,并 在一定环境下呈阶段性流变自然展开。但在这里,任何生命又都得要依托生命 能量,倾向于既定环境下以小制大、节能减耗和有序循环的“低嫡”生活。作 为生命运行特征的新陈代谢结果,表现为生命体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的 应对过程。生命活动就是生命体通过一定的身体操作在各种现实不平衡中寻找 自身的稳态平衡,要在矛盾的互动中解决问题,由此讲究穷变易通、相互为用、进 退往来、动态适应,倾向于顺而不屈的巧用外力,着眼于自身稳定维系并寻找 相应那发展最大可能。
所谓“气聚为生,气散为死”,但其聚散的机缘造化又并不是一个“孤立 事件。生命活动的基质和机能都统称为“气”,其内部具有阴阳对峙、盛衰循 环的两极属性和五行生克、消长制化的运行方式;基于这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 所造成的“气动则成势”,由此便开辟无限的变化可能。这种理解明显有异于 “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和“遗传基因的自我复制”的西方解释。生命活动的横 向条件为“天时、地利、人和”,它必须依赖于所有的宇宙参数、环境物候、生 存竞争、遗传变异、种群活动以及主体操作等诸方面的相互耦合,其基本活动 方式则有自身内部调控和外部应对。人的生命纵向条件则必须沿着“生命、生 活、生态”这三层活动空间才能够得以“个体性存在”;然而其活动内容和特 点则又在于跟周边环境和其中的万事万物相互感应和互相作用,由此不断地进 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换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运动。
浏览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