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心理健康与健身
生命有限,健康无价。健康是条单行线,只能进不能退Q人 应该学会关爱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70岁的年龄.40 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并不是神话。在影响人的健康的因素 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只占15%和7%,医疗条件占8%,而生 活态度、生活方式占了 70%。这说明,影响人类健康与长寿最主 要的因素就是个人因素,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 式和行为习惯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g选择什 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健康状态,洪昭光教授曾经提 过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和适当运 动,除此之外,作者认为还应再加一个基石:早防早治.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突变等情 况时,能做到心理和谐、精神稳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排除 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忧虑、惧怕、 贪求、怯懦、嫉妒和憎恨等不良情绪困扰,造成人体免疫功能 降低,出现亚健康甚至各种疾病C,科学研究显示,情绪低落时 人体的抗癌功能会衰退20%以上,古人说“健康的精神,寓于 健康的身体二 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平衡胡天兰德认为: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天 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惧怕、贪求、怯懦、嫉妒和憎恨等。在所有的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最为重要。作者认为养生 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最重要也最难做到。一个心态积极 的人就是“年轻人二而负面的心态最容易催人老。2003年“非典”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们对疾病了解不多, 许多人陷入盲目状态,听风是风,听雨是雨,在一些地方出现 了疯狂抢购盐、醋、板蓝根等物品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封锁 道路,企图切断与外面的联系。这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二)心情郁闷等于健康杀手医学研究表明,情绪的好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当人遇 到精神压力而处于紧张、愤怒、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时,都 会引起生理上异常改变,若时间较长,反复发生,便可能由功 能性改变逐渐演变成器质性损害。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在 一只铁笼里关进两只猴子,一只可以自由活动,一只被捆在笼 子边上不能自由活动。笼子的一边有一根绝缘棒,当试验者每 隔半分钟向笼内通一次电的时候,自由的猴子可以抓住这根绝 缘棒免受电击。实验开始以后,自由的猴子提心吊胆,总是惦 记着每隔半分钟去抓一次绝缘棒以免受电击,而不自由的猴子 无法躲避,只能听之任之,倒也很坦然。一段时间以后,对两 只猴子进行身体检查发现,自由的猴子得了溃疡,而不自由的 猴子反而安然无恙。这个实验表明长期不良情绪是导致疾病发 生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过于激动而诱发一些疾病,甚至造成意外的事例也并不鲜见。令作者印象比较深的是1981年10 月18日晚,中国男子足球在世界杯预选赛中以3: 0战胜了当 时的亚洲足坛霸主科威特队,比赛结束后,一位观众因心脏病 发作,歪坐在看台上死去。11月,中日女排争夺世界杯,比赛 后有九名观众心脏病病情加重,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他 们发病的原因都是由于情绪过于激动。有人经过调查发现,固执、好争辩、急躁、爱生气和爱发 脾气的人最容易得冠心病°专家对千余例中风病人进行调查, 发现75%的中风疾患是由于心理因素而诱发的。一些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尤其不可过于激动,其他如癌症、糖尿病、溃疡等 疾病的产生,也都与情绪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三)肿瘤喜欢情绪低落的人德国学者巴尔特鲁施博士调查了 8 000多位不同的癌症病 人,发现大多数病人的癌症都发生在失望、孤独、懊丧等严重 的精神压力状态下。斯蒂文•格里尔博士对160位被伦敦医院接 纳的乳腺肿瘤病人进行了观察,其中部分病人患的是癌症,部 分病人则不是。他发现非乳腺癌病人中有60%的人能无拘无束 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在乳腺癌病人中只有1/3的人能做到这一 点,其余2/3的病人都倾向于压抑他们的情感。在20世纪80年 代,上海调查了 200例胃癌病人,发现他们共同具有长期的情 绪压抑和家庭不和睦特征。北京市有一组随机对照调查的资料, 发现癌症病人的生活经历中,曾经有不良心理刺激的高达76%, 而一般病人中有明显不良心理刺激的只有32%。这些资料说明, 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情苦闷、悲观失望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所以,作者个人认为在健康的五大基石中,第一条心理平 衡最为重要。相信大家都看过关于“长寿村”的报道吧,“长 寿村”的人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都不一定相同,但是有一点 是相同的,那就是心理平衡。这一点是现在很多中青年骨干、 管理人员最难做到的。胡天兰德认为,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 最能使人短命天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 惧怕、贪求、怯懦、嫉妒和憎恨等。如肿瘤的发病。通常在人 的体内同时存在两种与肿瘤发病相关的基因,分别是抑瘤基因 和致癌基因。或许大家不知道,其实人体的致癌基因每天都会 产生3 000多个癌细胞,但为什么并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其中 占5%〜10%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简称NK细 胞),对人体的肿瘤细胞具有强烈的毒杀作用,它们的职责就是 专门攻击、消灭癌细胞。一旦自然杀伤细胞发现癌细胞,会立 刻与其结合,五分钟之内自然杀伤细胞内的物质就会破坏癌细 胞并将其杀死。一般而言,杀死一个肿瘤细胞需要5〜10个自然 杀伤细胞。这就是为什么人体每天都生成癌细胞,多数人身上 并未生成真正的癌.是因为癌细胞刚出现便被及时杀死。但精 神神经免疫学研究发现一个规律,“抗癌勇士”的战斗与情绪 休戚相关,不良情绪会削弱其战斗力,而乐观、自信等良好情 绪能激发它们的活力。当情绪处于低潮时,每天郁郁寡欢、愁 肠百结,则自然杀伤细胞分泌系统功能将被抑制。据测试,情 绪低落时人体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可下降20%以上,从而降低了 它们的杀伤作用,抵御肿瘤细胞的能力也就大大减弱了。换句话说,孤独、忧虑、经常心情不好的人更容易得癌症。所以, 保持心理平衡是很重要的。(四)养生先养心,心养则寿长人类对以往许多重大疾病的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情绪在 防病、治病上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以癌症研究为例,临床实 践表明,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使恶性肿瘤向着良性方向变化, 甚至有使其逆转的可能C德国《今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报道介绍,研究者对1 0000 名男子进行了调查,提出的问题是:你是否觉得妻子爱你。调 查结果发现,认为妻子爱自己的男人心绞痛的患病率明显低于 那些感觉不被爱的人。科研人员还做了另一项试验,他们给400 多人注射了一种感冒病毒,结果显示,在与三个或者更少的人 有密切交往的被试者中,有62%的人患上了感冒,而在与六个 或者更多的人交往密切的被试者中,只有35%的人染病。科研 人员的结论是,与朋友、邻居、同事的关系是否长久融洽、是 一个很重要的免疫因素。通常,人们都认为在看待某个事物或作出某个决策时要避 免盲目乐观主义,但是要想保证身体健康确实需要乐观主义, 有时脱离实际的乐观主义,甚至凭空幻想也是值得推荐的。德 国科学家的试验表明,那些非常实际,固执较真的人患抑郁症 的风险很大。在对德国患有艾滋病的一些男性进行研究的结果 表明,乐观派患者的寿命比整天担忧自己要离开人世的患者的 寿命平均要长9个月。乐观派者说,他们每天都在幻想自己的 病有可能治愈。通过这个调查科学家们发现,脱离现实的乐观
主义患者,还可以拖延艾滋病的发病时间。过度紧张、担心等不良情绪,会导致免疫机能失调而增加 患病的可能,而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既可能降低生病的概率,又能在康复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此,广大正在为事业而“搏杀”的人们,尤其是中青年精英 人士,一定要学会保持心理平衡。
浏览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