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学民族舞出身的,从小学一直学到上高中。高一进高二的那个暑假,妈妈一个同事跟妈妈讲,她儿子参加武术培训,不仅身体好了,人也精 神了,成绩还保持得不错,你家鸿献有舞蹈基础,最好去参加武术培训,不 仅可以锻炼身体,没准还能练得很好,以后还可以高考加分呢。妈妈一想也 是,何不去练武呢。于是,那年暑假,李鸿献加入了武术队。虽然有过舞蹈培训的经历,但武术训练还是让她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开 始文文弱弱,放不开,特别是练习对打时,不敢打,还想笑。但很快,教练 的严格要求,让她有了很大的收获,不仅敢打、敢摔,也打得有模有样了。 教练告诉他们,武术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要有精气神。为了把教练 教的动作练到位,李鸿献经常主动加练,比如到自家附近的一所小学里练 习。有时晚了,天黑了,她就在客厅里练,一直练到父亲发话:晚了,早点休息吧。“武术对学习还是有些影响的,客观上占用了学习的时间,但从内在 因素讲还是促进了学习。坦白地说,虽然我对武术理解还不深,但至少我感 觉到了,它确实帮助了我,这是客观的,也是实话。比如练武之后,身体好 T,身体素质提高了。另外,练武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做事要讲究效率,同 样多的事情,必须在最少的时间内做完。我认为,这也是学习成绩好、综合 素质高的同学的普遍做法。”李鸿献说。现在,正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的她,依然没有忘记武术,只要 有空,她就会练习武术,表演武术。她说,武术不会改变她的人生方向,但 武术却是她的人生伴侣。爱思考的巢博怀与李鸿献是长沙市一中校友。他小时候特调皮,父亲不放心,就把他带在身边读书,天天检查作业。 进入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读初中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懂事多 了。看到儿子懂事了,父母调整了教育理念,对他说,读书不是给父母读, 是为自己读,读书全靠自觉,全靠自己。没有压力的巢博怀,成绩更好了。“我也是刚进高二时学的武术,并不是我自己选择。当时班主任老师来 告诉我们,说要选几个学武术的,也叫了我。但我当时拒绝了,因为练武术要培训费,我当时拒绝了。后来,爸妈还是要我练,说既然有机会,何必 不练呢?可以锻炼身体,说不定还可以加分,多好的事啊!”巢博怀坦率 地说。把学习时间看得比黄金还宝贵的他觉得,练习武术还是占用了他不少学 习时间。刚开始练习基本功,特别是压韧带,特别累,占用了太多的时间。 他确实有些不习惯,甚至有点紧张。但很快,他就把习惯调整过来了,利用在武术中领会的效率,把能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也就习惯了。巢博怀开始练得不好,高二参加武术比赛时没拿到过名次,直到高三 才拿了个单位表演的名次。有一次,他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这对他的触动 很大。当时他就想,万一高考发挥不好怎么办,自己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吗?这时,他对武术有了进一步认识,为做到万无一失,他决心在搞好文化 复习的同时,也把武术练好。这种意念让巢博怀走向了成功。即便高考武术 测试前,他在一次训练中把右手练伤了,整整一个星期没摸刀,也都逢凶化吉了。那时,不光练过武术,巢博怀还取得萨克斯八级的资格。在紧张的高 中学习阶段,这些都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他说,当时他也觉得萨克斯练习的 时间与学习有冲突,不知道怎样解决,后来与老师与家长商量重新制订时间 安排。为了匀出时间来练习,他学习时更加一心一意,练习时也更加专心致 志,结果做到了特长爱好和学习两不误。他带着微笑步入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学习,平常看 看书,看看电影,抽空跟同学打打篮球。“我认为,练武对我来说,增强了我的身体素质,相当于给高中考大学 买了一个双保险,还有一点,就是武术让我的脸皮'练厚’了。那时教练经 常批评我激励我,要我上台表演,练着练着,后来什么场面也不怕了。”巢博怀说。师哥学姐在清华等着你们! 久行走在与北京大学只有一街之隔的清华大学热 闹而又静谧的树木茂盛的 校园小径上,我们一直在 思索一个问题:一个喜爱 武术的小女孩,凭借什么 走进了人人向往的最高学 府?这个小女孩,现在还 喜爱武术吗?是不是仅仅 把武术当做考大学的敲门 砖?是适应考试需要的应试教育,还是其他?已经电话约好,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熙春路最北端的观畴园餐厅采访这位 勤奋而又天才的湖南老乡——王笑晴。小王的学习十分紧张,昨天我们发短信息告诉她,我们要采访她两个小 时,她这样回复我们:因为接近期末考试,两小时太长了。餐厅简陋,紧靠着年轻人放飞理想、开始人生梦想的地方。我们来得较 早,小王的身影仍没出现。我们坐在窗边,清华校园十分清静,学子们正在 专心致志地吸收知识给予他们的营养。正在我们思索之时,一个个子不高,甚至可以用小巧玲珑来形容的小姑 娘出现在了我眼前。她,就是王笑晴。1994年10月出生的她,毕业于冷水江市一中,家里并无练武传统,在冷 水江四中当数学老师的父亲叫王卫东,师范毕业。父亲在师范读书时学过武 术,但只是热爱,算不上厉害。高一升高二的那年暑假,班主任问她:想不想练习武术?当时她在班上 学习成绩排在前列。她与她的同学们一样,有两种体育项目可以选择,一是 练习武术,二是练习定向越野,即无线电测向。这两个项目都属于高考中的 加分项目。如何选择呢?“武术主要是身体动作,而定向越野则靠耐力和方向辨别力。我个人体 质好,特别是耐力好。因为从小爸爸就注意对我进行全方面发展,特别是加 强体育锻炼。对我来说,长跑是长期积累的,不需要太多的锻炼,不会耽误 太多的学习时间。但我却选择了武术。为什么?因为我对武术充满好奇,它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超越了运动的本身,所以我就选择了武术。爸 爸十分尊重我的意见,只要我自己有兴趣,他都是支持的。这是他的教育理 念与方式。另一方面,他个人对武术怀有感情。我妈妈更是凡事要求我自己 做主了。当时仁山武术与冷水江一中已经合作有两三年了,已经有三届师兄 师姐在练武术了。”王笑晴说。“学习那么紧张,你是如何协调的呢? ”“高中确实比较紧张,我们就在暑假,以及放学之后到晚自习之前这段 时间练武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暑假。这个时候,大家一般都待在家里做做 作业,吹着空调,吃着西瓜。而我们必须每天定点进行训练。我每天从家里 坐公交车,顶着烈日,来到学校,然后教练就把我们带到操场上练武。因为 那时候还没有地毯嘛,天气特别热。说心里话,我们都有各种抱怨,因为当 时我们都没有受过这样的苦。那时教练就跟我们说,你们既然选择了,就要 好好练,练得好不好,环境与条件不是决定因素,主要在于心境。刚刚开始 练的时候,教练带着我们做基本功。最苦的就是压腿,要把腿拉开,需要一 段时间。接着,我们练劈叉,特别特别疼。我记得刚刚练了两天,接着就放 了三天假,那三天我肌肉特别疼,上厕所都很困难,下楼梯的时候都得有人 搀着,好像自己半残了一样。当时大部分同学意志比较坚定,都不想放弃, 但也有个别的坚持不了,退下阵来。”王笑晴说。身为独生女的王笑晴,在家确实没有受过多少苦,但她并不属于溺爱型 的孩子。家庭的教育方式得当,她自己也不是特别娇气的那种孩子。刚开始 练武时,有的女生很挑剔,怕把衣服弄脏了,怕出太多的汗,又怕把头发也 弄乱了,还怕动作练不好被同学笑语而不敢练。顾前思后,放不开,更练不 开。但王笑晴就不一样,她全然不顾。后来,在教练的鼓励下,大家互相加 油,把氛围带动起来了,放得开了,不怕脏不怕累了。王笑晴说,对于武术,她不属于天赋特别强的那种类型。刚学时,因为 学不好,老是被教练批评,说她练得不好,特别是马步站得不到位。教练还 特别跟她爸爸说,你家女儿回去后要加练站马步,这是基本功。这确实也有点难为王笑晴了。与她一块练武术的同学中,有的家里是习 武世家,已经有很好的武术功底了;有的曾经练过舞蹈,也打下了很好的底 子;唯独她曾经是学美术的,这一特长完全与武术不搭界。
浏览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