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祥,哈尼族,云南红河州绿舂县人。1982年毕业于云 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现任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中国体 育科学学会会员,全国高棱运动医学研究学会会员,云南省武术 协会常委,国家一级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裁判。
10余年来,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的同时,积极从事跆拳道 和拳击运动的教学训练和学术研究,先后发表30余篇武术、跆 拳道和拳击方面的学术论文,并出版了《武术初学指南》、《跆拳 道训练教程》等专著。名字收入《中国武术名人辞典》中。曾荣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雄獅最高奖章。
沈达政,副教授,1958年生,吉林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 体育学院(现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同年分配到东北电力学院 体育教研部任教,先后任体育教研部秘书、主任等职。现任吉林 省吉林市排球协会副主席。10余年来,坚持体育教学、训练、 裁判、管理等工作,有2〇余篇专业论文在《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中国学校体育》等体育核心期刊上发表。
《跆拳道实战绝技》一书的运动出版,值得庆贺。
跆拳道有“世界第一搏击运动”之称。自从1980年国际奥 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将跆拳道列为国际性的竞技比赛顶目后,跆拳 道在世界各国的幵展就曰益普及,并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较高的评 价,特别是1988年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上,跆拳道第一 次被列为表演顶目,更使其在亿万观众面前大展了晴湛的技艺和 坚韧的精神,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和提高了地位。
世界跆拳道联合会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组织之一,目 前该组织已拥有144个会员国。跆拳道已被列为2000年悉尼奥 运会正式比赛顶目,男、女各设8枚金牌。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术教授李德祥先生,是位著作颇丰 的青年武术家。他在跆拳道方面造诣颇深。现是国家一级跆拳道 裁判。自1994年首届全国跆拳道比赛至今,多次担任全国跆拳 道比赛的执场裁判,在我国跆拳道界声誉颇佳。
吉林省吉林市排球协会副主席沈达政先生多年来积极从事跆 拳道、短道速滑以及排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学术研究。尤其在跆 拳道格斗理论方面,有独到之处。
李德祥先生和沈达政先生合著的这本《跆拳道实战绝技》是 多年教学与训练经验的结晶,内容丰富,材料翔实,编排新颖, 文笔流畅,分析精辟,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该书适合各种层次 专业跆拳道运动员的需要,也可作为跆拳道培训班的教材,同时 也是广大跆拳道爱好者较好的参考书。
跆拳道运动始终倡导“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对于
这一点,广大跆拳道爱好者和运动员、教练员必须高度重视。谦 逊和正确的语言,忍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是跆 拳道练习者应遵循的重要礼仪。只有真正地领悟了跆拳道的精 神,理解了跆拳道的宗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切磋磨练, 才能不断提高境界和武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借用这句名言与广大 跆拳道练习者共勉。
是为代序。
中国有句老话——“好事多磨”。的确如此,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事情是强求不得的,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待,等待这件事情 水到渠成。
一年前,李德祥先生送来他的专著《跆拳道快速入门》(我 曾为他作序),从那时起,我就耐心地等待其姊妹篇《跆拳道实 战绝技》。
《跆拳道快速入门》只是系统介绍了跆拳道运动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术以及品势修炼,还不足以体现跆拳道运动的真谛。跆拳 道被称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在实战搏击方面有独到之处, 而这些格斗技巧在竞技跆拳道中是无法体现的,因为后者受太多 规则的限制,根本无法发挥跆拳道一击必杀的威力。当时,我曾 给李德祥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详细阐明跆拳道实战搏击与竞技跆 拳道的异同,希望他能从实战搏击角度写作。 ■
期月之后,李德祥先生寄来他已完成的部分书稿。认真阅读 之后,我发现他的认识还局限在竞技跆拳道上,这可能与他多年 来一直从事竞技跆拳道的教学、训练、裁判工作有关。是的,有 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在短时间是无法改变的。我将精心搜集的资料 和一本关于跆拳道实战搏击的训练随笔寄给李德祥先生,希望他 先深入研究跆拳道实战搏击的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后再动 笔也不迟。
转眼又是一个多月,我因公务到昆明出差,顺道找李德样先 生叙旧,一番寒喧之后,话题自然而然又转到《跆拳道实战绝 技》一书的写作上。李德祥先生说我寄给他的资料令他大幵眼
界,他对于跆拳道运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但限于自己的学 识,他不得不推迟写作计划。
随后的几天,我们一直在交流关于跆拳道实战搏击的认识和 心得体会,李德祥先生的学生也加入了我们的讨论。那种锲而不 舍、一丝不荀的求学精神以及友好而热烈的讨论令人终生难忘。
在我即将后程的前夕,我和李德祥先生恳谈了很长时间,话 题很多,论也很深入。这是我俩自1986年相识以来,时间最 长也是最深入的一次谈话。闲聊之中,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另外一 位好友沈达政先生,他多年来一直坚持跆拳道技击理论的研究。 如果他能和李德祥先生合作,那实在是太好了。我丨门立刻拔通了 沈达政先生的电话,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新年过后,李德祥先生和沈达政先生寄来了这本书稿。我被 两位好友的恒心、毅力和求学精神深深懸动。
李德祥先生和沈达政先生为这本书倾注了相当大的心血,书 稿内容不仅保留了韩国跆拳道的风格特点和本质,而且揉进了中 国武术家的独特见解。后一点,非常可贵。中国跆拳道运动方兴 未艾,近几年在国际大赛中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欲想取得长 足的进步和实质性的突破,必须寻找最适合于自己的道路,形成 自己的特色。令人欣喜的是,李德祥先生和沈达政先生茌这方面 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路拳道实战绝技》是一本适合广大跆拳道爱好者自学自练 的入门教材。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跆拳道被称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自1975年世界跆拳道 联盟被国际体育联盟正式接纳为会员起,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 里,跆拳道已发展成为在140多个国家广泛幵展,拥有3000万 爱好者的现代竞技体育顶目,并且跨进了亚运会和奥运会的殿 堂,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入震惊,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地技击 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跆拳道和中国武术、曰本空手道有着不可分离的渊源关系, 然而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在固有的传统 技击术的基础上,接受融合了其它武技的精华,从而走出了一条 现代竞技技击的道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技击转变为现代竞技体 育的难题。跆拳道提倡“以礼始,以礼终”的尚礼精神,重技 术,重规则,充分体现腿技的精美艺术,观赏性强,同时也有效 地减少了伤害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合乎现代体育运动的宗旨, 是一顶易于普及幵展,值得大力提倡的体育运动。
在学习跆拳道之前,深入了解跆拳道的现状和历史是很有益 处的。“熟能生巧”是提高技击能力的至理名言。在每天的练习 中,要突出对练,而且在以身体感受跆拳道之博大精深的基础 上,去学习其历史和现状,是进一步加深理解跆拳道的有效方法 之一。鉴于以上的想法,本书对跆拳道基本技术及其练习方法都 给予了深入浅出的详尽解说。
跆拳道运动最初产生于真实的格斗,因此练习跆拳道就意味 着要获得克敌制胜的技能。正如本书的书名一样,我们给予实战 技法最详尽的介绍,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实战跆拳道“一击必杀”
浏览1,4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