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禄堂公看到欲发扬武术,不能偏安乡 K 间,即举家迁至北京,在东城牛圈胡同租一民宅安 家。先后在东城干面胡同、宣武门内和天津设了三家 武馆。以后禄堂公又巡回于京津两地收徒授技,亦广 为结交同道,切磋技艺,所遇者无不钦服。向恺然先 生曾谈道:“京城为全国首善之区,各派高手云集, 孙禄堂先生于内外家功夫无所不精,每日来访者络绎 不绝,然而无论是交手实战还是演示些手法,来访者 无不惊服而去。”

191466日,禄堂公晚年得女,自此禄堂 公三子二女(三子与四女较早谢世)。子女家学渊源, 均精拳术,功夫最著者当推次子存周和小女剑云。存 周功至壁上挂画,剑云拳神俱佳,尤善剑术,父授纯 阳剑、八卦剑、三才剑,即便今日八十高龄仍身手矫 健,不减当年。

民初,经友人介绍,与武式太极传人郝维桢(为 真)先生相识。郝先生初次来京,身患痢疾,除同乡 杨建侯外无一熟人。禄堂公念其同道,接至家中,请 医服药,朝夕相待,月余而愈。郝先生感其萍水相 逢,解其危难,无以为报。即以平生所学相告,以助 禄堂公合三家为一。郝先生一语出,禄堂公当即通 悟,后经切磋,郝先生不禁惊叹道:“异哉!吾一言 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禄堂公释其因道:

“盖因形意、八卦、太极形式虽异,究其理实乃一家 耳。”后经细心揣摸,创立了三派合一理论,是对拳 术理论的一大贡献。并以此为基础,创孙式太极拳。 是年秋,举家迁至东城干面胡同

19156月,禄堂公所著《形意拳学》出版发 行。这是中国武术史上第一部理论系统、论述详尽、 留影存形的武学著作。时至今日,拳书繁多,但论述 精详、深入浅出者尚未出其右。拳著出版后,当年宣 统皇帝的课师之一、翰林陈曾则(即陈微明)见书中论 理精微,遂拜访之,禄堂公纵谈形意拳之善,以形意 逆运先天自然之气,乃中庸之致中和,孟子所谓直养 而无害。陈闻宏论,当即拜师,后武学有成。

1916年,北京民间习武之风日盛,各大中院校 皆设有国术课程。禄堂公会同杨少侯、杨澄甫、纪子 修、刘恩绶、刘彩臣、张忠元、佟瑞浦、吴鉴泉、姜 登撰、兴石如、许禹生等开办北京体育讲习所。禄堂 公于授课中文武并举,边教套路,边述易理和儒释道 三家之学与武学的结合,深受师生欢迎。北京高等师 范学校(北师大前身)校长陈宝泉先生听课后,连夜访 之,二人从周易、老庄谈到武功修炼,从有益卫生谈 到强族强种,长谈至天亮陈先生与人谈起这次夜访 称:“孙先生之学识、修养见解不仅武人中可谓绝无 仅有,即于文人学者之中亦属罕见。"同年,《八卦拳学》脱稿。

1921年,禄堂公轻取来华与之较技的日本大正 天皇钦命武士坂垣一雄。1919年春,禄堂公接到徐世昌劝其从政的信函 (徐于19181。月利用安福会选为大总统来京),同 时又得知家乡旱灾。禄堂公先携大洋千余元,返乡赈 灾。至秋返京。并碍于与徐在奉天的两年之交,出任 K 了总统府武承宣官兼武术总教官。11月《太极拳 学》脱稿。

1923年《拳意述真》脱稿。

禄堂公在京期间,往来于京津两地,先后结识了 李存义、张兆东、杨少侯、杨澄甫、恒寿山、李瑞 东、李书文、张策、尚云祥、韩慕侠等。其中李书文 与当时直隶督办、身怀绝技的武当剑传人李景林将军 394 谈其见闻时称:“近来结识蒲阳孙禄堂,此人武功可 算当今第一手。”李默记在心,不久相会于津,深谈 后二人道义相交,结为挚友。此后,李提起禄堂公, 前面号以“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 此号不久而闻 武林。

1924年,禄堂公辞去官职,往山西指导国术。 宋世荣前辈称赞禄堂公之艺曰:“仁棣学于后,空于 前。先宗绝学有续。”

19251月前《八卦剑学》脱稿。

至此5部拳学著作全部出版发行。

1928年,禄堂公应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 将军(原西北军冯玉祥旧部、六合八法名家)、副馆长 李景林将军的邀请,由弟子杨世垣陪同,从天津乘轮 船南下,由上海登陆。上海一方原不知有太极拳,辛 亥后太仓中学首聘禄堂公之三子务滋教拳,太极拳在 江南始露端倪。至1924年,弟子陈微明在西藏路宁 波同乡会设致柔拳社,各报大事宣传,太极拳之名方 K 为人所知。禄堂公到沪后,在弟子家小住,后达南 京,遂被中央国术馆理事长李烈钧授予武当门门长。

1928年春,江苏省立国术馆成立。馆长为省主 席钮永键。钮执意聘请禄堂公赴镇江主持武馆,任副 馆长兼教务长。当年随其上任的有齐公博、孙振川、 孙振岱等弟子。自此禄堂公往来于南京、上海、苏 州、杭州等地传艺授徒,短短几年,桃李遍及江南。

1929年杭州举办博览会,专设国术游艺会——

全国首届武术擂台赛。两千余名豪杰云集杭州。大会裁判长李景林,禄堂公任副裁判长。大会第一天各门 派表演,第二天,禄堂公等名家表演。禄堂公之弟子 曹晏海、胡凤山、马承智等一路势不可挡,皆进入擂 台赛前六名。以后,曹晏海、马承智又获得上海国术 大赛的冠、亚军。

1930年,江浙水害,上海各界发起募捐。禄堂公 带弟子和学生赴上海参加义演。禄堂公当年已70岁 高龄,为壮行色,亲自登场表演形意拳杂式捶之明 劲,其劲雄浑绝伦。收式时,但见白花花的长髯直立 而起,成为义演中最感人的节目。举办单位授予金奖杯一尊,上隽文“龙马精神”,八棱金表一枚,表背 隽文“热忱匡助”。1931年春,禄堂公摒弃旧俗,在镇江武馆开设 了女子武术班,招生60人。并电传女儿剑云南下, 担任教习。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禄堂公无心授业,于年底辞去国术馆职务,返回北京寓所。

1932年,由大理院后身旗守卫22号迁至太仆寺 街新建胡同甲10号。

1933年夏,禄堂公回到离别23年的家乡。在当 年完县教育局长刘如桐的提议下,成立了蒲阳国术研 究社,收闭门弟子18人,后被誉为完县十八侠。禄 堂公白天授徒,晚上撰写程师所传《八卦枪学》。并 予言自己去世之日。

19331216日,禄堂公端坐椅上,面向东南背靠西北,嘱家人勿哀哭,并曰:“吾视生死如游 戏耳。”于6点零5分一笑而逝。

禄堂公无疾而终,气息虽无,但面润如生。入棺 后第四天,有一路人寻至家中,拿出一封信,说村外 桥头有一名孙禄堂的白须老者,叫把此信交给近亲之次子存周以为无稽之谈,不予理会,路人言之不 要后悔,执信而去。众人少时醒悟,欲追人阅信,但 为时已晚,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孙禄堂先生生平及大事记

▲咸丰十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时(公元186。年12 22日)孙先生诞生。


  • 1865年,入私塾。


A 1867年,因父亲亡故,遂辍学。

  • 18681872年,从吴某习内功、轻功、散手 及暗器。

  • 1872年年关,因母病重,先生愧悔自己无奉 养之能,于夜半在村外枣林自缢,幸被路人救起。因 感先生骨脉绝人,资助之。遂之携母投保定一亲友, 学制毛笔。同年,被保定名拳家李奎垣看中,收为弟 子。从李修形意拳兼习文Q


A 1875年,李师见先生修武殆有天授,恐误先397 生日后前程,遂将先生荐于李之师郭云深处,从此先 生从郭云深深造形意拳8年。

  • 1878年,随郭云深迁往西陵。结识刘晓兰、 宋世荣等。


A 1880年,随郭往白西园处,得白西园传赠形 意拳拳谱,并得白西园传授武医之道。由是,先生欲 参《易》修拳,以发扬光大此拳谱之奥蕴。

同年,随郭赴晋访车毅斋,在晋期间,先生与门 内外同人广泛交流切磋,未尝负之。郭云深赞曰: “此子真能不辱其师。”

A 1881年,宋世荣来信邀先生再往晋论拳。不 久先生持信访宋,得宋讲论内功经及炼神还虚之法并 论及内外家之别。数月后,先生内功进至虚境。之 后,先生再返郭云深处,与郭共同研究形意拳理法, 遂得出形意拳之三步功夫、三层道理、三种练法。

  • 性4 过望,遂授先生八卦拳理法及点穴、轻功、八卦剑、 398 七星杆等绝技。因先生之形意拳已臻化境,故仅习数 月,即得八卦拳之精微,由是感悟出形意拳与八卦拳 其理实相通耳。1882年,为深究拳与《易》之关系,经郭云 深举荐,先生赴京城,从程廷华研习八卦拳。

  • 1883年,南方某武师北上京城,专访各派名 师较技,所向披靡。后访至程廷华,程之同门与南人 较,皆不敌。程为避其锐,数日闭门不出。时先生新 到程处不久,仅研习转掌数月,未被程师列入门内。 然先生自愿要求代程师与南人一较。比试中,一出手 即将南人由屋内击出窗外,南人深服之。程师亦大喜。



 

浏览1,2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